志愿军38军副师长带领士兵长途奔袭,曾两次错失军衔,有人问他有何遗憾,他却笑谈:知足常乐!
1950年11月底,志愿军们穿着棉裤棉衣,身上还要背着物资和枪支弹药。哪怕路上遇到积雪,他们也没退缩,还在山里赶路,整整72.5公里,却用14小时抵达。
他们到达之后,开着汽车的美国大兵才姗姗来迟,足足比志愿军晚了五分钟。或许放到现在,这五分钟只是昙花一现。可那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几分钟却能改变战争胜利的走向。
而这一切离不开38军副师长刘海清,他曾两次错过授衔,虽然只是大校,但他每次面对相关问题都很洒脱,并称现在的生活很美满。
其实,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也曾因为耽误时间栽过坑。当时,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扑面而来,其中包括当地美军黑人团。如果这消息是真的,以38军的物资和兵力,很难出色地完成这场战役。
再加上朝鲜官员正在平壤撤离,志愿军综合考虑后,留出等待支援的两天时间。这一等不要紧,直接让韩国第八师有了撤退的良机。38军得知消息后,立马发动进攻,可为时已晚,只抓住了韩国军队的一个连。
这次战役让彭老总大发雷霆,当着众人的面,并在会议上指着梁兴初的头怒斥。“行动迟缓耽误了先机,这可是军中大忌。”虽然这话严厉,可却给了38军不小的震撼。
全军憋着一口气,势必要在下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不耽误1分一毫。梁兴初回去后,看着指挥营里的军事地图,突然,他拿笔在地图上三所里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三所里是什么样的位置呢?虽然它不是平壤,更不是汉城,但它依旧重要。一是因为美军向南撤离的时候,必须要经过三所里。二是它是包围战略中的核心点,占据了三所里,战役就成功了一大半。
眼下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把长奔夜袭的任务交给谁呢?彭老总想起了38军113师刘海清。“势必要在美国大军到之前占了三所里!”刘海清抱着必胜的决心,将这任务接了下来。
1950年12月27日,浩浩荡荡的113师在众人的期望下启程。当天,天空刮着寒风,气温还贼低。将士们还需要踩过厚重的积雪,一刻都不敢停歇。刘海清看着长长的队伍,脑袋中突然有了个新想法。
这黑灯瞎火的地方,即便美国士兵来巡逻,也分不清是志愿军还是韩国兵。“大家挺直腰杆,咱们去公路上行军!”刘海清话音刚落,引发不小的讨论。
刘海清知道将士们心里有疑,他以身作则,带着几个士兵来到了马路上,头上的美国侦察兵开着飞机巡逻,愣是把他们当成了韩国兵。
这事过后,本来犹豫的将士们也安下心来,马不停蹄地和时间赛跑,终于在美国大兵到达前的五分钟来到了三所里。接着,刘海清和将士们紧急敲定围攻战略,没一会儿,美国先头部队就来了。
战争开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起初接到的任务是保证三所里的安全,现在又让他在是否分兵去龙源里犯了难。最终,在保证三所里不被攻破的前提下,刘海清派兵去龙源里,并歼灭了一支美国大军。
从战场上下来后,刘海清先后两次错过授衔。一次是在1964年,一次是在1988年。
第一次是因为他已经是军区司令,身上还有大校军衔,次年又取消了军授衔。第二次是1988年恢复授衔,但他已经退休。每当有人问他有遗憾不,他总会笑谈生活很美满,很知足。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