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大豆这件事,已经成了特朗普的心病,他威胁中国必须要恢复,否则要中断对华贸易。
![]()
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在社媒平台上再次对中国发出贸易讹诈,宣称中方“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他考虑终止对华部分贸易关系,包括进口食用油方面。
特朗普还表示,他在本月底会与中方见面,当面讨论中国买美国大豆这件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2025年美国大豆出口面临显著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停滞。
![]()
美国大豆协会上周警告,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的20%报复关税,已经促使中国买家转向其他来源如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农民被拒于中国市场之外。“在新的收成季节,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会是零。”
具体到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尤为严峻。2025年1月至8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仅为593万吨,远低于历史水平。
到9月18日,针对2025/2026营销年,对华未结销售和累计出口均为0万吨,而去年同期分别为651.32万吨和29.91万吨。 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历史上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24年占比超过50%,进口2700万吨、价值128亿美元。
![]()
但2025年,中国购买美国大豆较去年同期下降51%,尤其是9月没有从美国秋季收获中购买任何货物。
这样的背景,就是特朗普为什么着急忙慌,逼中国重新购买美国大豆的原因。
但是中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我们买不买美国大豆,凭什么要基于美国的出口需求,而不是我们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安全?
中国减少或停止进口美国大豆,本身就是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
![]()
这一策略源于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升级:4月,美国将对华进口关税从34%提高至84%,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
中国从春季起停止购买美国大豆,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的举措,这是必须且必要的对等反制行为,目的就是保护我们国家利益并施压美国。
从经济杠杆角度,中国选择大豆作为反制目标是战略性的。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减少进口能直接冲击美国中西部农民,造成政治压力,可能迫使美国在谈判中让步。
另外一个好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已经通过转向巴西、阿根廷,这些其他农业大国来源维持供应稳定。
这体现了供应链多元化的合理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同时降低对美贸易战的长期风险。
在国际贸易规则下,对等反制是常见做法,符合WTO框架下的“比例原则”。中国并非主动发起,而是回应美国先发关税,这有助于中国维护主权和经济自主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