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1901年寒冬的一天,72个福建人手提草包、肩扛锄头,站在热带雨林边缘,脚下是沼泽,头顶是毒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建一座属于中国人的城。
他们不是逃荒,也不是淘金。他们是第一批“福州垦民”,誓要把一块被白人统治者忽视的荒地,变成福州人的新家园。
这一年,他们带着黄乃裳的信念,从故土出发,到达了马来群岛东南角的一片无人之地——砂拉越的诗巫。他们签下一纸“999年”的地契,开出了南洋历史上第一份真正平等的合约。
![]()
但问题是,这到底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空想,还是一次现实主义的奇迹?他们真的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吗?
![]()
黄乃裳的转身:从举人到“带头开荒人”
黄乃裳这个人,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他不是皇帝,也不是名将。他是个举人,是个读书人。1849年出生在福建闽清,家境普通,靠父亲打木工养家。
他28岁才考中秀才,45岁才中举人,已经算晚了。但他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人。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弟弟黄乃模战死在海上。那一刻,他的人生彻底变了。
![]()
他开始参与维新,写报纸,办学校,还跑到北京去签“公车上书”。但1898年,变法失败,他被朝廷列为通缉犯,排在全国第11位。
他躲过了清廷的追捕,却没躲过家乡的饥荒。1899年,他回到福建,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饥民。那年冬天,他做了一个决定——带着福建人出国“找活路”。
南洋当时是个什么地方?对中国人来说,就是“远方”的代名词。热,湿,病,蛇虫鼠蚁一大堆。黄乃裳先去了新加坡,再往东考察,最后在砂拉越的拉让江边盯上了一块荒地。
![]()
那地方叫诗巫,英文是Sibu,没人知道这名字怎么来的。当时砂拉越由英国白人家族统治,叫“白人拉者”。黄乃裳靠着新加坡侨领王长水引荐,见到了当时的总督查尔斯·布鲁克。
谈判结果震惊所有人:租地999年;前20年免税;每英亩只交一角洋银;不服兵役、不交丁税;可以自由信仰、自由贸易、自由航运;禁止赌场、鸦片。
这些条款,连当时的孙中山都说:“这是中国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
![]()
第一批人到了
1901年1月21日,第一批垦民登陆诗巫。总共91人,到了地方只剩下72人,其余人在途中逃了。有些是害怕、有些是后悔,还有些是病倒了。
诗巫当时是什么样?一句话,沼泽地,毒虫多,疟疾泛滥,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但他们没退。这72个人,在首个月就搭了200多间简易草屋,开出300亩地,种上了水稻和番薯。
他们把这条街叫“福州街”,说得再直白点,这是“家”了。1901年3月16日,第二批垦民来了,535人,黄乃裳亲自带头。
![]()
这一次,他们不仅带来了人,还带来了制度:设立理事会,6人轮流管理;建立“公账”制度,所有税收公开透明;土地分配按劳分,不能转卖;建学校,7岁以上必须入学;设卫生站,引进西医治疗疟疾。
他们信奉“三不原则”,不靠清廷、不靠洋人、不靠施舍。1904年,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诗巫的命运。
砂拉越政府要求开设赌场和鸦片馆,说能带动经济。黄乃裳死活不答应,说,“我带人来是为了活,不是为了毁。”
![]()
结果他被勒令离境。他没吵,也没闹,把垦区交给美国牧师富雅各打理,悄悄启程回国。很多人以为他走了,诗巫这事就黄了。可没想到,富雅各接手后,引进了橡胶种植。
橡胶一旦出口,钱就来了。诗巫经济起飞,人口翻番,到1908年已经超过5000人。到了1920年代,成了南洋橡胶主产地之一。
黄乃裳离开诗巫后,没有退休。他回到福建,继续搞报纸,继续鼓吹新政,还加入了同盟会。1906年,他参与策划潮州起义;1911年,组织福建光复,搞教育、建铁路。
![]()
辛亥革命后,他当了福建政务院副院长,主管教育与交通。不是“省长”,但权限一点不小。他一手创办了益闻学堂、统一教科书,还帮孙中山出主意,被任命为元帅府高等顾问。1924年,他在家乡病逝,终年75岁。
![]()
诗巫今天还在
今天的诗巫,是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之一,人口超30万。40%是华人,大部分是福州后裔。这里还保留着黄乃裳当年定下的规则:不赌博、不吸毒、重教育。
诗巫有6所华文独中、几十所小学,还有一所“黄乃裳中学”。每年3月16日,成千上万人聚在一起纪念当年第二批垦民登陆那天。
![]()
你走在诗巫街头,听到的不是粤语,不是普通话,是一口地道的福州话。一千多个福建人,背井离乡,去了一片没人要的沼泽地。
他们不是去掠夺,不是去打工,他们是去种地、建校、立法、搞自治。那一纸“999年”的租约,不是妥协,而是自强。
今天,诗巫还在,福州街还在,福州话还在,还有一群人还记得自己从哪里来。他们是中国人,也是在海外扎根的中国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