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与英国推进军事合作。英国若正式签约,将成为继美、澳、新、日之后第五个与菲签署深层防务协议的国家。耐人寻味的是,就在10月14日协议风声传出当天,两艘菲律宾公务船突然强闯中国铁线礁海域,遭中国海警三路包抄拦截——执法船分别封锁外围海域、礁盘附近及登陆路线,对试图冲撞的菲船实施水炮驱逐,最终迫使对方在全程监视下撤离。
![]()
从黄岩岛到铁线礁的战术转移,暴露出菲律宾的进退维谷。中国将黄岩岛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决策,成为一把精准卡住对手喉咙的"软锁"。24小时海警巡逻配合《自然保护区条例》,使菲方任何强闯行为都自动触发"破坏环境"的舆论陷阱——这正是西方多年通过NGO组织强推的环保叙事,如今反成制约其盟友的枷锁。
英国拟加入的"援菲阵营",堪称当代南海版的"微型八国联军"。美、澳、日三国军舰已多次参与菲方军演,新西兰虽签署协议但保持克制。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国家恰好构成所谓"印太战略"的核心圈层,其军舰在南海的"存在感展示",与菲律宾的侵权行动形成明暗配合。例如2025年4月美菲"超级碗"军演期间,1.4万联军(含9000美军)在吕宋海峡演练夺岛,同期菲方就曾强闯铁线礁采集砂样。这种"军演造势-侵权试探"的固定剧本,此次因英国的加入可能衍生新变数。
相比2024年6月仁爱礁冲突时还需收缴菲军8支步枪的贴身较量,此次铁线礁事件中,中方已形成"态势感知-多向拦截-法律取证"的完整闭环。尤其当菲船企图冲撞时,水炮的精准打击既避免直接冲突,又彰显执法决心。这种升级背后是海军态势感知体系的支撑——从苏岩礁深海养殖平台到黄岩岛监控网络,中国正构建多层次海洋存在。正如2024年12月中方破例允许菲方向"马德雷山号"运送生活物资时所强调的,"全程监管"四字已包含规则主导权。
西方媒体将水炮渲染为"武力威胁",鲜少提及菲船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的非法闯入事实。而中国将执法过程全程记录并公开,恰恰反制了这种叙事扭曲。马科斯政府一边承诺"不在南海开战",一边邀请更多域外力量介入,这种矛盾暴露出其战略困境:既需要制造危机以换取盟友支持,又无力承担全面对抗的代价。
中国用自然保护区条例竖起法律盾牌,用海警常态化巡逻划出实控红线,用环保议题解构西方道德高地。当菲律宾船只在2025年10月15日再次闯入时,它们面对的已不是简单的执法船,而是一整套融合硬实力与软规则的现代海洋治理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