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八月瓜”,民间也称“八月炸”,因果实大多成熟于9~10月,即农历八月左右而得名。
据了解,八月瓜主要生长在我国湖北、云南、贵州、四川、江西和西藏东南部等地。近几年,其因类似冰淇淋或果冻的口感,逐渐成为网红水果。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在某生鲜超市,一盒1~2粒装的130克八月瓜售价11.9元,网购平台上,每斤单价也接近20元。网友尝鲜后的感受大致相似:“一斤的果子,半斤皮三两籽,吃完秒变‘突突突’机关枪,不停吐籽。”
![]()
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八月瓜。“上海植物园”微信公众号 图
10月15日,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八月瓜属于木通科植物,食用部位主要是果肉,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脂肪、淀粉、多种氨基酸,各种可溶性糖、钙、磷、铁、有机酸,以及维生素B1、B2、B6等。食用时,若果实已自然开裂,建议直接掰开果皮,用小勺挖取果肉,可搭配蜂蜜进一步提升风味;如果果实未完全开裂,可沿果皮缝隙轻掰或用刀划开小口后食用,避免果肉粘连果皮。成熟的果肉可加工成饮料、果酒等,果皮可制成果脯,嫩叶能用于泡茶或作为蔬菜食用。
刘少伟提醒,由于八月瓜富含膳食纤维,且含糖和天然有机酸较高,容易刺激胃肠道,可能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消化功能较弱、对木通科植物过敏、牙釉质敏感、患有口腔溃疡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谨慎食用。初次尝试时,食用量最好不超过100克,单次食用量建议控制在1~2个,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同时摄入其他高糖食物。
当前正值“捡秋”热潮,一些市民会到山间徒步“打野”,捡食野生八月瓜。刘少伟表示,正规商超或农产品市场购买的八月瓜一般是三叶木通、五叶木通果实,属于人工种植的可食品种。但野生的木通果则不同,其可能含有苦味成分或微量毒性,不建议自行采摘。此外,购买八月瓜时也应避开完全开裂或果皮皱缩的,以免沾染细菌,未成熟果可置于阴凉通风处,存放2~3天至果皮开裂后食用,口感更佳,一旦果肉出现软烂酸化,应直接丢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