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荐书|他们写作,去向大千世界,也回到记忆深处

0
分享至

作家因何而开始一本新书的写作?可能是一次偶尔开始的旅行或采风带来了新鲜体验或颠覆了以往的陈见,可能是童年的美好经历让其念念不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带来别样的抚慰,可能是长久的阅读拓展了其知识版图让作家想象自己如果也身处故事中将如何……作家们一次次潜入记忆,潜入生活,在空无一物的白纸上,开始创造意义的远征。

过秦岭,写百草奋兴,群生消息

一次跨越山河的行走,总是能够留下无数的记忆与创作的灵感。

采风中所见的真实的地点、风俗、故事,被编织进故事的肌理,叙述本身具有了某种多义性,一种被文学化、艺术化了的真实,引起读者持续地探索的乐趣。

2022至2024年间,作家贾平凹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密集采风之旅:从故乡商州的六个乡镇出发,足迹遍布陕南陕北的十个县与三十个村寨。在这场跨越山河的行走中,他不是浮光掠影的观察者,而是沉潜大地的倾听者——田埂上的一句闲谈、老屋檐下的一次偶遇、集市里的一番争执、山民口中的一段往事,都成为他捕捉生活本真的“消息”。

这些来自土地与烟火的“消息”,构成了贾平凹作品的叙事根系。在新书《消息》中,贾平凹将目光锁定在普通人身上:他们在黄河滩上的劳作、在山林中的自省、在时代潮流里的彷徨、在人情往来中的坚守,都被他记录。

《消息》以黄河晋陕大峡谷开篇,将历史传说、民俗风物与当代生存状态交织缠绕。不同于以往洋洋洒洒的大长篇,《消息》由九十余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勾连的短篇构成。贾平凹将古塔、山林、河流等自然意象赋予灵性与隐喻,让山水草木都成为故事的隐形叙述者。

虚实之间,万物生生不息,《消息》中的故事有粗砺的乡土气息,万事万物,经历时间的淘洗,神秘动人,贾平凹用洗练的文字写出:“寝殿前檐横檩为一根原木,直径五十五公分,两头粗细均匀,这竟然是一棵蒿草长大的木头,这里用的只是中截。寝殿考证元代建筑,而蒿草能成大木,又做檩七百年不坏,人皆无法想象。”

《消息》中有很多超短篇,不再赘述前因后果,而直接以某地有某人某事开篇,且每当写人间万象时,贾平凹总写得苍凉悲壮,《临猗滩》中写:“村后的梁坎下有一堆新土推起的坟,逢着七七四十九日,三两人在跪下,没有哭声,默默地烧纸钱。坟右的小路上,风在行走,是旋起的一根土绳。”

另外,贾平凹的《消息》也将二十四幅画作插入其中,形成与文字互为表里的叙事共同体,这些画作暗合文字的情感节奏。


秦岭是人文与历史的秦岭,也是苍生与万物的秦岭。

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洁三年多时间中走访秦岭56个村子、采访189个人物。最终,她以秦岭生态保护为主题,写下包含秦岭护林员、保护大熊猫的一家三代、扎根深山的民警、繁育朱鹮的技术人员、金丝猴的守护者、老城文物保护者等三十余组人物群像。

与贾平凹古典主义的、沉思式的写作不同,作为报告文学的《过秦岭》是理性的,人物故事也是真实平实的,如护林员赵苍虎43年守护12665公顷林海;汉江源女子护河队由广场舞阿姨转型为环保志愿者;聋哑绣娘郑娥通过羌绣工坊实现实打实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评论家施战军认为《过秦岭》找到了介于“人文写作”和“大众写作”之间的写作思路,作家贴人亲物的写作手法让生命与秦岭相连接,细腻的感知、严谨的考证和实际的体验,能够搭建起了自然、人与文化的立体叙事空间。王洁在探索观测秦岭中独有的东西,努力找它们的独特性。比如金丝猴保护者李保国开发“猴脸识别技术”,朱鹮守护人因鸟而与伴侣结缘、婚姻。这样千千万万个这样进不了史志的小人物,正构成了今天秦岭的社会生态。


童年与乡土,被分享的文学记忆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乔叶最近出版了新书《太阳落在了哪座山》,并与作家梁晓声展开了一场对话,对话的主题之一就是文学与童年经验。

在寻找新的写作灵感时,乔叶选择了回望自己的童年,《太阳落在了哪座山》收录了她在豫北平原的成长记忆,乔叶称这是她“最柔软的童年记忆”。长大后的我们都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童年的记忆却是共享的。

乔叶认为,“小时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我现在50多岁,我觉得小时候是一个很有弹性的,你看你20多岁可能也是小时候。”这种对童年概念的拓展理解,让我们看到了记忆与文学关系的复杂性——在文学创作中,童年不仅仅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可以伴随终身的情感体验。


书中的童年总是真实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乔叶给出了回答:“我笔下的这些童年,都是我经历的,是非虚构的,但它同时某种意义上又是虚构的。”她解释说,记忆本身就是一个筛选机制,当我们回忆童年时,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某些片段进行表达,“在筛选的时候它一定是有重点的,有点像我们照相机照相,给了一个聚焦,会把其他一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忽略掉。”

这种对记忆本质的理解,揭示了写作与真实关系的复杂性。乔叶认为,后天的认知对记忆的重构起着关键作用:“一朵花开了两次,第一次开在当年,第二次开在当下。”童年经验如同一朵花,第一次绽放是在经历的时刻,第二次则是在回忆与书写的时刻。

回忆与书写的时刻有时反而是更触动人心的。乔叶和梁晓声多次提到具体的物象:指甲花、爆米花、棉花、瓦片……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梁晓声分享了自己对指甲花的观察:“从那样的一个时代过来,我们也能看到人类,尤其是女性对于美的这样一种本能的要求的轨迹。”他从一个小小的物件中,看到了人类对美追求的永恒性。


梁晓声

梁晓声也特别提出书中的一些精彩的描写,比如“在人们的闲话中暮色渐渐深浓,先成了深蓝,然后是黑蓝,这时的雪片更大了,却反而下得笨重了……”成熟的写作者写童年的哪怕最简单的物象,也总有新奇的表达。

乔叶对于记忆的回望满是恬静的乡土风光,先锋小说家陈鹏的童年记忆中则活跃着奔腾的群马。

陈鹏生于云南嵩明军马场,最新出版的小说《群马》带有自传性色彩,这本小说中,陈鹏以军马饲养地马甸为背景,通过两位老人的独白,回溯了该地50余年的历史变迁。书中采用“巡夜人”视角的独白性叙事,兼具观察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形成明暗交错的文本张力。

两位老人的倾诉如排山倒海般展开,串联起马甸人的悲欢离合与历史创伤。陈鹏的写作一向文风凌厉,这在《群马》中也得到体现。例如书中老周对马甸有执念,他说:“我告诉你啊,铁皮架子石棉瓦顶棚刚到三月就热得不行,一层层热浪野狗一样扑下来……”

评论家贺绍俊也关注到《群马》这本小说的实验性,他认为,“巡夜人”视角的讲述,创造了一种纯粹的倾诉效果。通过这种排山倒海式的叙述,彰显了“群马”和群马背后50年的人事和历史。高贵、优雅,奔腾着英雄血液的马,高亢而明亮,寓意着我们曾经有过的经过战火洗炼过的理想。小说将马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就是要讲述理想所遭遇的故事,或者说理想的变异。

“陈鹏在小说中创造一个群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理想始终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他看到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不仅有人的世界,也有马的世界,不仅有现实中的复杂和卑贱,也有理想中的单纯和高贵。”贺绍俊谈道。


在阅读与思考中想象一次穿越之旅

近些年,作家王尧写了很多关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散文,这些人的面孔、故事、经历持续地活跃在他脑海中,王尧于是想象,如果能够回到那个时代,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自己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会如何自处?如果联大的先生或学生在今天,他们又会如何选择?

以此为灵感,王尧写下小说《桃花坞》,将真实历史和人物与虚构小说嫁接、编织在一起,故事起于苏州桃花坞大街,方家和黄家两户文人家庭生活于此,两家的第三代——方后乐和黄青梅遭遇了抗战烽火,也一同从苏州跋涉至昆明的西南联大求学。

书中的伊始部分即点出本书的核心意象——桃花坞。方黎子告诉儿子:“你以后去看《烬余录》,唐宋时此地遍植桃花,现在没有了,不知桃花庵里有没有。”方梅初还没有回神,父亲又说:“桃花坞的妙处就在没有桃花。你想象哪里有桃花,哪里就桃花灼灼。”

“桃花”在书中是一个核心意象,它既指代具体的苏州地理空间“桃花坞”,也象征着战火年代,人们对于理想的坚守,以及人物之间细腻的情感纽带。

《桃花坞》的故事中,苏州的桃花坞大街是核心地标。王尧说,桃花坞临近《红楼梦》中的阊门,又有钱钟书先生读过的桃坞中学等真实的地标,这里是非常有文化底蕴和新旧历史冲突的地方。

创作《桃花坞》这部小说,王尧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具体到书中方后乐和黄青梅两人1942年高中毕业去昆明念书的路线,从苏州到昆明怎么走,以及西南联大1942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都做了详实查阅。

“为了写这条路,我研究了三个月,查了很多交通史,还有人物传记,但都不能解决,因为其中有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选的这个时间点如果是5月上旬走,他们就从江苏到金华,又要从金华坐火车到江西,再到贵阳。但是我要写他们走的时候,恰恰是在5月底,那时候金华已经沦陷了,他们也不能从那里走。没有办法,后来重新看了浦江清的《西行日记》,发现浦江清去昆明的路线正好是和我所设计的一样,这样就让他们从安徽走的。”小说中有一卷专门交代了这个历程,这虽不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对历史的细节呈现是真实的。


除了这种对于空间路线的推演,《桃花坞》中被关注更多的是其中对于真实的历史人物的重构。

此前的采访中,王尧也表示,小说在情节推进中展开了人物的思想脉络和命运走向,方黎子、方梅初、黄道一、徐嘉元等,革命者方竹青、老许、张若溪等,还有真实的历史人物章太炎、朱自清、闻一多等,他们构成了复杂的思想谱系,方后乐是在这个斑驳的体系中思索、选择和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表示,《桃花坞》让人想重新回望历史,来检讨我们旧有的文化理念:“小说深刻描绘了法西斯入侵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变化,展现了保守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的交织。方家三代人的命运,映射着百年中国文化的分合变迁,叙事风格沉郁感伤,对消失的文明怀有眷恋,三位美好女性角色的离开更是强化了这种美学基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兰姐说故事
2024-11-02 04:30:02
1959年,海军政委看上24岁舞蹈演员,司令员肖劲光:老苏我支持你

1959年,海军政委看上24岁舞蹈演员,司令员肖劲光:老苏我支持你

剑道万古似长夜
2025-11-10 10:04:14
腔调尽失?详解《繁花》声明:从从容容、匆匆忙忙到连滚带爬

腔调尽失?详解《繁花》声明:从从容容、匆匆忙忙到连滚带爬

文娱春秋Plus
2025-11-09 12:09:11
香港知名女星被指高颜值不再,脸颊离奇肿胀变正方形,曾屡传婚变

香港知名女星被指高颜值不再,脸颊离奇肿胀变正方形,曾屡传婚变

观察鉴娱
2025-11-10 10:02:26
解放军强势压制,萧美琴飞离欧洲,返台前留下2句话,态度很嚣张

解放军强势压制,萧美琴飞离欧洲,返台前留下2句话,态度很嚣张

健身狂人
2025-11-10 09:45:08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FSD有望全面入华,L3延期到2026年,华为与特斯拉将有一战?

路咖汽车
2025-11-08 17:09:34
江苏一阿姨花600万买银行保险,10年后去取钱,却愣在原地

江苏一阿姨花600万买银行保险,10年后去取钱,却愣在原地

清茶浅谈
2025-07-13 22:48:54
郭台铭16岁长女郭晓如颜值出圈,遗传父母优点尽显高级贵气

郭台铭16岁长女郭晓如颜值出圈,遗传父母优点尽显高级贵气

述家娱记
2025-11-09 09:43:33
《唐诡3》和《四喜》各看6集,我要说:一部已弃剧,一部追上头了

《唐诡3》和《四喜》各看6集,我要说:一部已弃剧,一部追上头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0 00:16:05
“最帅展昭”离世,享年58岁!

“最帅展昭”离世,享年58岁!

黎兜兜
2025-11-08 21:22:56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芳芳历史烩
2025-11-09 01:44:44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长沙不雅视频事件持续发酵!有网友提出质疑,她居然还知道看镜头

长沙不雅视频事件持续发酵!有网友提出质疑,她居然还知道看镜头

火山诗话
2025-11-09 15:53:31
大逆转!杜兰特31+7,申京23+11+7,谢泼德16+4兑现库里天赋

大逆转!杜兰特31+7,申京23+11+7,谢泼德16+4兑现库里天赋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0 10:03:42
折戟乌克兰:王冠之下的系统性溃败与消耗战泥潭

折戟乌克兰:王冠之下的系统性溃败与消耗战泥潭

高博新视野
2025-10-23 18:29:01
王家卫发表不当言论!

王家卫发表不当言论!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9 11:07:53
不嫁了!江苏男子大婚当天变卦,20万彩礼变4万,新娘选择意外

不嫁了!江苏男子大婚当天变卦,20万彩礼变4万,新娘选择意外

牛牛叨史
2025-11-09 15:26:59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刘强东登上新闻联播,排面拉满了!

品牌头版
2025-11-09 15:06:05
犯单位行贿罪,董事长被判刑后上诉并辞职,180亿市值上市公司更换董事长:另一位创始人接棒

犯单位行贿罪,董事长被判刑后上诉并辞职,180亿市值上市公司更换董事长:另一位创始人接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2025-11-10 11:19: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6518文章数 5083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疯言台湾问题 中方对她没什么好客气的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325km 小鹏P7+增程版申报信息曝光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小黑靴”今年冬天又火了!这4组搭配照着搭就很时髦

手机要闻

科技昨夜今晨1110:曝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量超 825 万

教育要闻

奋斗的高光回响:哈工大招聘会,来的都是航天科工等国之重器企业

数码要闻

三季度中国智能平板销量达796万台 苹果稳居线上第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