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影响深远的变化发生了,种种迹象表明:就业的“35岁门槛”,被打破了!
刚刚发布的2026年公务员国考公告明确,报考年龄放宽到38周岁以下,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作为中国就业的风向标,公务员国考堪称就业之“锚”,传递的信号很不寻常。
事实上,今年以来,上海、江苏、河北、安徽、四川等13省市区都在纷纷出手,放宽了招聘年龄限制。
8月8日,上海市发布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年龄要求18岁到38岁(198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出生)。8月15日,江苏发布省考公告,遴选年龄要求38岁以下。9月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年龄要求38周岁以下。9 月 4 日,安徽省2025年急需紧缺专业公务员招录公告,报考省级机关职位的,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9月26日,四川眉山市事业单位公招公告,年龄要求将放宽: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10月9日,西藏、黑龙江和陕西同步发布公务员遴选公告,大部分岗位放宽至38周岁以下。
部分体制内单位纷纷把录取年龄上限要求,从35周岁提高了38周岁(本科)、43周岁(研究生)。
不仅体制内在变,一些民营企业也在打破招聘陋习。7月,长城汽车专门举行了35岁以上人才专场招聘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拍了视频,呼吁“35岁不应该是终点”。许多网友被这句话打动,抖音点赞高达118万。
毕竟天下苦“35岁门槛”久矣!80后怕失业,90后怕转岗,00后怕将来。
为什么这一看似牢不可破的“年龄”关,突然出现崩塌的迹象?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中年人”的力量?背后是人口、经济和社会观念三重力量的合流,势不可挡。
“35岁门槛”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原人事部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公务员报考者年龄为35岁以下。此后,各大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也引入这条规定。
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全国劳动力的平均年龄约为34岁。
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国的人口形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5岁门槛”,其实早就不合理了!
首先,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到了79岁,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也拉高到了39.72 岁,整个社会都在“变老”。
而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
退休年龄往后延迟了三年,那考编的年龄上限也增加三年,由35岁变为38岁,顺理成章。
对于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而言,进一步放宽到43岁,更是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合情合理。
事实上,类似的变化,在东亚邻居日本和韩国也发生过。
在人口和经济增长期,日韩满大街都是急于求职的年轻人,政府、医院和大企业等优质雇主地位崇高,对入职者挑三拣四,一般只招20多岁的应届毕业生。
但当年轻人数量急剧减少后,日韩政府和大企业不得不放低姿态,把招聘年轻上限放宽到45岁。
哪怕这样,部分岗位还是招不满,没办法,只能继续扩大招聘范围,鼓励外国人来报考。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就有一些“中国人在日本当公务员”的帖子。
说来说去,人口年龄结构决定着用人单位的招聘年龄标准。
事实上,当今中国,35岁正是职场的“黄金年龄”。未来,“大龄人才”还将越来越吃香。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方汉明对比分析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库(UHS)和美国人口调查数据(CPS)后发现,中国劳动力当前的“黄金年龄”大概是35岁,美国则是50岁。
方汉明认为,这跟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有关。
过去几十年,中国始终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年均GDP增长率高达8.9%,生产率的增长非常迅速。
在这个阶段,招聘新人带来的业绩提升,比起工作经验,更有优势。
国家连续跨越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多个阶段,不断涌现新的财富风口。这样的经济阶段,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为友好,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又没有家庭负担,能够适应行业的新变化。
相应地,不少单位和企业就会“嫌弃”35岁以上的应聘者。
但现在,时代已经逐渐变了。随着中国经济转入中低速增长期,各行各业平稳发展,中国职场也会向美国靠拢,逐渐放下“35岁”执念。
在美国的很多行业(如汽车、机械、医疗、化工),技术迭代慢、积累周期长,经验就是竞争力,企业更愿意为大龄技术岗支付溢价。
李开复就提到,在微软工作时团队会分到60岁的工程师,可见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社会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就业市场的“996工作制”,“35岁门槛”,未来通通会被打破。
这也跟当下“反内卷”的社会情绪有关。
202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就提出,“35岁门槛”容易导致从业者35岁以前过度“内卷”,甚至不敢走入婚姻,既怕未储够孩子教育金而不敢生育,也怕生育以后影响事业拼搏。从业者一旦面临失业或边缘化风险,职业压力和生活焦虑将大大加剧。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建议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话题,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首。
可见,“35岁门槛”早已成为全网唾弃的对象。
事实上,“996工作制”和“35岁门槛”的广泛存在,还会拖累居民消费和经济复苏。
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失业风险,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减少当下的消费。而35岁以上的职场人,担心会失业下岗,更加不敢放手消费,只能继续压缩自己的支出。
如今,确实到了彻底打碎“35岁门槛”的时候了,国考公务员报名放宽年龄限制,带了一个好头。
期待更多地方、单位和企业,尽快跟进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