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求实药社)
10月13日,CDE官网显示,艾伯维注射用E型肉毒毒素(TrenibotE)上市申请获受理,注册分类为1类。这标志着全球首款E型肉毒神经毒素产品正式进入中国监管审评阶段。
根据公开资料和临床试验进展,Insight数据库推测适应症为中度至重度眉间纹。这一进展距离艾伯维2025年4月向FDA提交该产品的首个上市申请仅过去半年时间,显示出中美双报的同步战略布局。
TrenibotE在中国的首个适应症将为中度至重度眉间纹,这与该产品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策略保持一致。这一布局直面目前医美市场中需求最为旺盛的细分领域之一,有望在获批后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01 突破性产品:E型肉毒的创新价值与商业挑战
TrenibotE是同类首创的E型肉毒神经毒素,其研发进展迅速。2025年4月,艾伯维向FDA提交了该产品的首个上市申请,随后仅隔半年便在中国报产。这一申请得到来自2100多名接受TrenibotE治疗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其中包括两项评估TrenibotE治疗中度至重度眉间纹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M21-500和M21-508)以及一项III期开放标签安全性研究(M21-509)。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renibotE在起效速度方面展现显著优势。III期研究的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均已达到,给药后8小时即可快速起效(最早评估时间),且疗效持续时间为2-3周。
在安全性方面,无论是作为单次治疗还是最多连续三次治疗,TrenibotE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与安慰剂相似。
然而,TrenibotE2-3周的疗效持续时间既是其特色,也可能成为商业化的主要挑战。对于习惯了A型肉毒素3-6个月持续时间的消费者,能否接受如此短暂的效果并承担相应的频繁治疗费用,是市场教育的关键。从商业模型看,虽然理论上更短的周期可能增加客户回访频率,但也可能因过于繁琐而降低消费者粘性。
艾伯维官方资料显示,TrenibotE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快起效和更短治疗时间的机会,作为神经毒素的入门体验”。这一定位巧妙地将技术特性转化为市场策略,但其“入门”后能否有效引导用户至其旗舰产品保妥适,形成内部产品协同,仍需市场检验。
02 艾伯维战略:后修美乐时代的增长赌注
艾伯维正加速摆脱对“药王”修美乐依赖,将未来押注于新一代明星药物组合。在连续54年股息增长的财务表现基础上,公司瞄准五年内冲击6000亿美元市值的战略目标。
肉毒杆菌品牌Botox被艾伯维明确列为未来收入的稳定贡献者。2025年上半年,艾伯维美学产品组合全球净收入为23.81亿美元,其中保妥适净收入达到12.48亿美元。尽管同比下降8.4%,但保妥适仍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第二季度全球净收入就达到6.9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合计约89亿元人民币。
艾伯维已上调2025年利润预期,表明公司对多元化增长平台及管线潜力的信心。在保妥适和乔雅登之外,艾伯维的其他美学产品组合实现了正向增长,并且净收入超过了乔雅登。TrenibotE正是艾伯维构建肉毒素产品矩阵的关键落子。
从战略防御角度看,在保妥适面临越来越多竞争和专利压力的背景下,艾伯维主动推出可能蚕食其部分市场的创新产品,是一种高明的“自我革命”。此举不仅可巩固其在肉毒素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形象,更是通过布局所有可能的技术路线,来抵御外部竞争者凭借颠覆性技术突袭的风险。
03 市场格局:肉毒素赛道竞争加剧
中国肉毒素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与激烈竞争并存的态势。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中国肉毒毒素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至2021年间实现了25.6%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9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已上市6款注射用肉毒素产品,按上市时间先后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艾尔建的保妥适(BOTOX)、高德美的吉适(Dysport)、四环医药代理的来自韩国Hugel的乐提葆(Letybo)、来自德国Merz的思奥美(XEOMIN)以及复星医药代理的来自美国Revance的达希斐(DAXXIFY)。
市场格局方面,保妥适凭借强品牌力和高认可度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2024年在华销售额约48亿元,同比增长7%,市场份额稳定在38%左右。衡力作为唯一的国产品牌,以性价比取胜,2024年销售额约30亿元,市场份额约28%。乐提葆则凭借亚洲人适配性和中端定价快速起量,2024年销售额约16亿元,同比增长11%,市场份额约13%。
全球肉毒素市场规模在2024年价值为111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从2025年的119.4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203.4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9%。
04 本土力量:中国药企积极布局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本土企业正在肉毒素领域积极布局。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乐普健糖药业(重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已获得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重组A型肉毒毒素的氨基酸序列与已上市的Botox(保妥适)和Xeomin(思奥美)完全一致,采用重组蛋白技术生产,具有生物风险低、纯度高、免疫风险低及产能可控等优势。
与此同时,上海高企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对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数千万元的Pre-A++追加轮投资。本轮融资款将主要用于第三代肉毒素药物管线的产业化和肉毒素药物创新管线的研发。
若弋生物聚焦的“第三代肉毒素”主打长效(单次注射维持时间或达6-9个月,远超现有产品)、液态制剂(无需复溶,提升使用便捷性)等特性,直指当前市场产品的痛点。
从监管环境看,中国对肉毒素产品的审批保持严谨态度,这为新产品的上市设立了较高门槛。艾伯维选择以1类创新药的身份申报TrenibotE,既体现了产品的创新价值,也可能为其在审批和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05 未来趋势:技术驱动与市场细分
医美注射市场持续扩大,为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沙利文数据,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57亿人民币,跃升至2023年的670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1.1%。预计到2027年,中国医美注射零售端市场将达到1470亿人民币。
在技术方面,肉毒素产品研发正朝着明确的技术分化方向发展。TrenibotE的8小时快速起效和2-3周持续时间代表了“快闪”美容路径,而若弋生物研发的第三代肉毒素力争单次注射维持时间达6-9个月,则代表了“长效”路径。这种技术分化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也为不同产品创造了各自的生存空间。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分析,TrenibotE“快速起效”的特性,精准契合了当代社会,尤其是都市人群追求“快餐式美容”、“即时效果”的消费心理。在社交活动密集的场合(如婚礼、重要会议前),它可能成为一个爆款选择。
另外,男性市场正成为肉毒素增长的新动力。根据2023年ISAPS发布的数据,估计在2023年对男性进行了135万肉毒杆菌毒素程序。数据显示,男性消费者在医美项目上的消费频率和客单价均高于女性,如肉毒素注射项目的男性消费中,21.1%的男性消费者年均接受肉毒素注射3次以上,这一比例高于女性的18.6%。
随着更多本土企业的加入,中国肉毒素市场有望从“外资主导”逐步转向“本土创新+外资引领”的新格局。TrenibotE的到来不仅预示着产品选择更加多元,更标志着肉毒素市场正式进入基于不同技术路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创新竞争阶段。
结束语
艾伯维对TrenibotE的布局体现了跨国药企在医美领域的新策略——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精准市场细分维持领导地位,而非仅仅依赖现有产品的市场渗透。
对于中国医美行业从业者与投资者而言,E型肉毒素的到来不仅是一个新产品的上市,更是肉毒素市场技术分化和战略重构的开始。
在可预见的未来,围绕起效速度、持续时间与安全性的技术竞争,将成为肉毒素市场较量的主战场,而如何将技术特性转化为市场接受的商业模式,则是所有参与方面临的共同课题。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