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拾厨房,我弯腰拎起垃圾袋时,指尖碰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个洗得发亮的玻璃罐,罐壁还沾着褐色的残渣,像极了前几天婆婆熬的南瓜酱。 “妈,这酱怎么扔了?”我举着罐子喊。
正在择菜的婆婆手顿了顿,低头把烂菜叶塞进竹篮,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没晒透,有点霉味,吃不得。”
我盯着罐口那圈没擦干净的糖霜,突然想起半个月前的清晨。
那天我六点被厨房的动静吵醒,推开门就看见婆婆蹲在地上,面前摊着五六个圆滚滚的南瓜,黄澄澄的皮在晨光里泛着油光。
“你爸去年种的南瓜苗,今年结了这么多,”她手里拿着削皮刀,刀刃刮过南瓜皮发出沙沙声,“你们年轻人不爱吃蒸南瓜,我寻思着熬成酱,抹面包、拌粥都香。”
我当时还笑她:“超市里十几块钱一瓶,犯得着这么折腾?
”婆婆没抬头,只是把削好的南瓜切成小块,放进不锈钢锅里:“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干净?我放的糖是你姨去年送的土红糖,甜得正。”
接下来的三天,婆婆把所有空闲都耗在了南瓜酱上。白天她守着灶台熬煮,木勺在锅里搅得不停歇,蒸汽裹着甜香飘满整个屋子;晚上她就把熬好的酱装进玻璃罐,摆在阳台通风的地方。 可那几天偏逢梅雨季,天天下雨。
我看见她好几次站在阳台发呆,伸手摸了摸罐子又缩回来,嘴里念叨着:“再晴一天就好了,再晴一天就能晒透了。”
第五天早上,我看见婆婆把罐子一个个搬回厨房,打开盖子闻了闻,眉头皱成了疙瘩。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酱倒进垃圾桶,玻璃罐用洗洁精洗了三遍,放在窗台晾干。
“我说别做了吧,”我递过抹布,“又费时间又费力气,最后还得扔。”
婆婆接过抹布擦着罐子,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我就是想让你们尝尝,你爸种的南瓜,熬成酱有多甜。” 那一刻我突然说不出话来。
我想起去年秋天,公公住院,婆婆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熬粥,坐一个小时公交送到医院;想起我怀孕时想吃老家的腌菜,她连夜打电话让亲戚寄来,怕路上坏了,裹了三层泡沫箱;想起每次我们回家,她总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说“外面的菜没家里的新鲜”。 原来婆婆不是喜欢做“没结果”的事,她只是怕我们忘了家里的味道。
那些在我们看来“浪费时间”的坚持,是她把对家人的牵挂,一点点熬进了南瓜酱里,藏在了玻璃罐中。
下午我去超市,特意买了瓶南瓜酱,还买了几个小南瓜。回到家,我把南瓜递给婆婆:“妈,咱们今天蒸南瓜吃吧,我突然想吃了。” 婆婆接过南瓜,眼睛亮了亮,转身进了厨房。
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想起刚才在超市看到的一句话:“老人的爱,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顿饭、一罐酱里,笨拙却真诚。”
老人不懂什么,只是单纯的想把他们当年最拿手绝活给展现出来,有时候也是天公不作美,没有给他们机会而已。
那些没做成的南瓜酱,或许会被遗忘在垃圾桶里,但婆婆的心意,却像一缕甜香,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温暖了往后的每一个日子。
朋友们,你们的家里,是不是也有一位这样“爱折腾”却充满爱的老人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属于你们的温暖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