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联这一超级大国轰然倒塌后,迎来的便是新利益格局下的重组与分配,在分裂的15个独立国家中,哈萨克斯坦获得大片领土,成为 全球最大内陆国,只是回首往昔,却让俄罗斯吃了大亏,那么,当初苏联为何要划大面积领土给哈萨克?对于俄罗斯来说,又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
苏联将大片领土划给哈萨克的现实考量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面积高达272.49万平方千米,处于中亚的中心位置,北连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侧又毗邻里海,东与中国相接。
而哈萨克族祖先是塞种人,主要分布在伊犁河流域以及中亚草原地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亚地区各部落演变,哈萨克族逐渐形成,15世纪,金帐汗国内乱,分裂出诺盖汗国、乌兹别克汗国等多个政治体,1456年,白帐汗国末代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与贾尼别克汗国率部落向东迁徙,抵达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16世纪初哈萨克族又分为了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
17世纪,漠西蒙古建立强大的准噶尔汗,小玉兹迫于强国侵略的危机,申请加入俄国,后在18世纪30至40年代,小帐和中帐均并入了俄罗斯帝国,但大玉兹被准噶尔汗吞并,直到清朝消灭准噶尔,哈萨克危机解除,大玉兹、中玉兹相继成为清朝藩属。
![]()
但进入19世纪中叶,随着沙俄的崛起,开始不断向南扩张,通过武力施压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哈萨克族聚居地被吞并。此时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亚草原和西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民族聚居区被分割。
但是苏联成立后,将哈萨克族聚居地进行整合,成立 “哈萨克民族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国之一。
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冗杂的国家,为避免各民族之间发生矛盾,苏联没少下功夫,尤其是中亚地区,如果哈萨克划分的范围不够大,很可能与周边的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其他加盟国产生民族纠纷,通过划分哈萨克聚居区,可强化其民族属性,对周边其他中亚加盟国形成战略压制,同时苏联将大量俄罗斯族人口迁往哈萨克,形成牵制局面,可进一步稳固对中亚的控制,据统计截止到1989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占比已经达到了37.8%,哈萨克族39.7%,两边基本已经达到了相互制衡的状态。
![]()
从地缘战略层面来看,苏联往西与美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向东与中国又在中亚地区存在边界争议,向南还面临着英国殖民者在南亚不断向北渗透的风险,在此情况下,苏联需要在中亚构建一个战略突破口,哈萨克斯坦作为其向南的关键桥头堡,扩大其领土,可有效延长战略纵深,构建边疆屏障,从而保护其在欧洲地区的核心部分。
另外出于经济层面考虑,中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矿等资源,都是工业发展的必要元素,苏联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将更多资源富集区划入哈萨克斯坦,也是为了便于后续集中开发和管理,将其打造为钢铁洪流的核心资源输出地。只是这种战略需求的考量,在苏联解体后,却也逐渐成为了俄罗斯的地缘负担。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地缘缺陷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带着272.49万平方公里土地,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直接导致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空间被严重挤压。
![]()
而当初,苏联通过三次大规模领土调整,将俄罗斯族占多数的奥伦堡、乌拉尔河沿岸、阿尔泰地区划入哈萨克斯坦,原本是为制衡中亚的举措,在苏联解体后,反而成了民族冲突的导火索。哈萨克斯坦北部五洲面积占总面积的40%,俄罗斯族占比长期超过了50%,而南部的阿拉木图州哈萨克族人口却占到了85%,这种人口分布上的割裂感,导致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在边缘区长期处于劣势,对稳定俄哈边境埋下了一定隐患。
另外,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不仅带走了大片领土,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虽然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能源依旧与俄罗斯绑定,其80%的石油都需要经俄罗斯管道出口,但近年来,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哈萨克斯坦更加注重走自主性发展之路,积极推动中哈原油管道、参与一带一路等建设,摆脱对俄依赖,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将意味着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被削弱。这些都被视为是苏联当初划给哈萨克斯坦大片领土后,给俄罗斯埋下的隐患。
但地缘困境的终极解决,并非对抗和博弈,而是尊重差异,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