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近视 200 度,一只眼近视 500 度,这种情况能做近视手术吗?”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存在双眼度数不一致的情况,担心无法通过手术矫正视力。近日,爱尔眼科针对 “屈光参差” 这一常见眼部问题展开科普,明确表示双眼度数不一样的人群可通过近视手术改善,还详细拆解了适配术式与注意事项,为有需求者提供参考。
![]()
什么是屈光参差?成因多与眼发育相关
爱尔眼科专家介绍,医学上将 “双眼度数不一样” 称为 “屈光参差”,其判定标准有明确界定:双眼球镜度数(近视或远视度数)相差≥150 度,或双柱镜度数(散光度数)相差>100 度,即可诊断为屈光参差。
从成因来看,屈光参差多与眼部发育相关,比如儿童青少年时期双眼发育速度不同,可能导致度数差异;此外,斜视、眼部外伤或部分眼科疾病,也可能引发屈光参差。不少人成年后才察觉双眼度数差距明显,却因担心手术风险迟迟未干预,反而加重眼部不适。
屈光参差不矫正危害大,儿童青少年需警惕
“屈光参差若长期不矫正,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危害各不相同,但都会影响视觉健康。” 爱尔眼科专家强调。
对成年人而言,由于双眼成像大小存在差异,大脑需持续调节以融合图像,容易引发视疲劳,具体表现为眼睛酸胀、干涩、头痛,严重时甚至出现 “不愿睁眼” 的疲惫感;同时,立体视觉会明显减弱 —— 立体视觉是感知物体深度与距离的关键,减弱后可能导致走路踩空、开车时判断不准车距等问题,给日常生活与出行安全埋下隐患。
![]()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危害则更为严峻。儿童青少年视力仍处于发育阶段,屈光参差若不及时矫正,会导致双眼视功能发育失衡,不仅会出现视疲劳、立体视觉差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斜视、弱视的发生概率,若错过最佳矫正时机,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三类近视手术适配不同眼部条件,满足多样需求
针对屈光参差人群的手术需求,爱尔眼科专家梳理了三类适配的近视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眼部条件与度数范围选择:
1. 微创全飞秒手术:适合中低度屈光参差
若患者近视度数<1000 度、散光度数<500 度,且角膜条件良好,可优先选择微创全飞秒手术。该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仅通过微小切口即可完成矫正,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对日常生活与工作干扰较小,适合希望快速恢复视力的人群。
![]()
2. 个性化半飞秒手术:侧重散光矫正
对于散光性屈光参差或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个性化半飞秒手术更为适配。该术式可根据患者角膜形态与屈光状态定制矫正方案,尤其在散光矫正方面精准度高,能有效改善因散光导致的视物模糊问题,术后视觉质量更优,适合对视力清晰度要求较高的人群。
3. ICL 晶体植入手术:适配角膜条件差、高度屈光参差
若患者角膜厚度不足、角膜形态不佳,或近视度数≤1800 度、散光度数≤600 度,ICL 晶体植入手术是理想选择。该手术无需切削角膜组织,通过在眼内植入定制的微型晶体实现矫正,不仅矫正范围广,还能保留角膜原有结构,若后续眼部条件发生变化,晶体可取出或更换,为患者保留更多调节空间。
手术需做好 “三环节”,保障效果与安全
爱尔眼科专家特别提醒,屈光参差患者做近视手术,需重点做好三个环节:
术前检查是前提:需完成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眼压、眼底等 20 余项严格检查,全面评估眼部条件与手术风险,排除角膜过薄、眼底病变等禁忌情况,为后续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个性化方案是关键:医生会根据术前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度数、用眼需求与眼部条件,定制专属手术方案,避免 “一刀切”,确保矫正效果贴合个人情况。
术后护理要重视: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炎、润滑类眼药水,避免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按要求定期复查(通常为术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等),及时监测眼部恢复情况;同时注意避免揉眼、眼部碰撞,短期内避免污水入眼,减少并发症风险。
“屈光参差并非近视手术的‘拦路虎’,只要通过专业评估、选择合适术式,就能有效改善视力。” 爱尔眼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通过科普传递眼健康知识,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屈光参差与近视手术,让有需求者能科学决策,摆脱视力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