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出版诗集/图书加微shicishijie02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王允、吕布除掉了董卓,貂蝉完成了使命。
她换上一身行装、坐上马车,悄然远去。
她去了哪里?以后会度过怎样的人生?
没有人知道。
貂蝉是虚构的人物,但她翩然离去的那一幕却十分动人。
在历史的天空中,有多少人如貂蝉一般闪耀出光亮之后,飘然远去,再也没有她们的消息。
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很多,比如下面这5位。
![]()
第一位:朱允炆
他是一代帝王,却被自己的亲叔叔夺了皇位,落得个下落不明。
他是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
父亲朱标去世得早,朱元璋立 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去世后, 朱允炆顺利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一继位就开始削藩,惹得各地的藩王不满。
燕王朱棣不干了,想削弱我的势力,没门。
朱棣找了个理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以北京为大本营,与 朱允炆干了起来。
打了三年,朱允炆是节节败退,朱棣攻进了北京城,宫中烧起了大火,却没找到朱允炆。
此后,朱允炆就失踪了。
关于他的结局,有好几种说法:
1.烧死说
《明史》记载, 朱允炆被烧死了。
燕王进宫后,指着一堆烧成灰烬的骨灰说,这就是 朱允炆。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明史 建文皇帝本纪》
2.出家为僧说
有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逃出了宫,到山中去做了和尚。
更有甚者说,朱棣后来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而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也成为明代第一疑案。
![]()
第二位: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写下这首诗时只有七岁, 童年即巅峰,可他却没想到,自己最后的归宿却是个谜。
骆宾王为官的时代,正是武则天当政的时代。
对武则天,骆宾王很是看不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当了十多年下级官僚的骆宾王终于被升为侍御史。
没等他高兴几天,因为上书论事,触怒了武则天。
骆宾王以贪赃问题被下狱,为此,他还写下名作《在狱咏蝉》,一年后才被释放。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武则天仍临朝称制。
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
骆宾王跟着徐敬业一起反对武则天。
他还发挥自己的优势,写了一篇精彩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在檄文中,骆宾王对武则天那是一顿骂呀,骂得是真难听。
当檄文传到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却感慨:“骆宾王这样的人才,你们都不用,是宰相的过失。”
檄文写得好,可军队不抗造。
两个月后,徐敬业叛乱就被平定了。
骆宾王呢?
下落不明,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资治通鉴》里说骆宾王和徐敬业一起被杀。
还有的书说他投江而死。
《新唐书》则直接说他失踪了。
孟棨在《本事诗》则详细记载了他的下落。
徐敬业失败后,两个人都逃走了,没抓到。
负责的将领们怕担责获罪,就从数以万计的死者中找到和他们长得像的人,斩首上报了。
后来,虽然知道他们还活着,也不敢去追捕了。
徐敬业得以遁入衡山做了和尚,直到九十多岁才去世。
骆宾王也剃发为僧,游历各大名山,直到来到灵隐寺,一年后在这里去世。
据说,后来宋之问在灵隐寺遇见了骆宾王,两人还联诗,真假已经无从得知了。
![]()
第三位:徐福
徐福是秦始皇时的方士, 通晓医学、天文、航海。
他被秦始皇委派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派徐福去东海寻访神仙,搜罗奇珍异宝。
徐福在海外转了一圈回来,说自己见到了神仙,将海外描绘得神乎其神。
他还兴奋地告诉秦始皇:“献上 良家的少年男女以及各行各业工匠的技艺 ,就能得到长生不老仙药。”
秦始皇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当即找了三千名少男少女,带着给海神的五谷种子、各类工匠,随徐福出海。
徐福出海后,找到一片广阔的原野和湖泊,便在当地定居下来,自立为王,没有再回来。
从此,再也没有了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呢?
有人说,徐福到了日本,如今,日本人就是徐福的后裔。
《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
徐福和童男童女在日本扎根,但这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还有人说他到了连云港一带。
众说纷纭,而徐福究竟去了哪里,成为了永远的谜团。
![]()
第四位: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歌妓。
色艺双绝的李师师,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追捧的对象。
据说,宋徽宗也十分迷恋她,经常偷偷出宫与她相会。
著名词人周邦彦也与她交好,其中还流传着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
话说有一天周邦彦来找李师师,两人正约会着。
不一会儿,宋徽宗也来了,周邦彦来不及避开,连忙躲在了床底下。
宋徽宗带来江南新进贡的橙子,两人戏谑调情,都被床底下的周邦彦听得一清二楚。
后来,周邦彦就填了一首词,开头就是: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词传到了宋徽宗耳中。
宋徽宗恍然大悟:“原来那一天周邦彦也在。”
在北宋,李师师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着迷的女子。
青春年华,万人追捧,如果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呀。
可人还是抵不过大势。
北宋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国南下攻宋,第二年,汴城京陷落,北宋灭亡。
李师师也不知所踪。
关于她的结局,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以死殉国”说。
据说,汴京城破,金人也听过李师师的大名。
金人抓来李师师,可李师师很有气节,她不愿意臣服金主,拔下头上的金簪,自杀而亡。
一种是“老死江湖”说。
汴京城破,李师师和许多人一样,辗转流落到南方。
曾经的当红歌妓衰老憔悴,不复往日风华。
有人说曾在湖南境内与李师师偶然相遇,垂垂老矣的李师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种是“被俘北上”说。
李师师被金兵掳走北上,后来嫁给了一个普通的金兵为妻,了此残生。
纵观三种说法,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
汴京城陷落,李师师很可能和大多数普通士民一样,辗转到了南方,默默终老。
![]()
第五位:沈珍珠
沈珍珠是谁?
她是唐代宗李豫的妃子沈氏,也就是唐玄宗的孙媳妇。
相传名为珍珠,我们暂且这样称呼她。
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长驱直入,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叫上自己的儿子们,和一众宗室大臣逃出了长安。
那些没有逃出长安的呢?
沈珍珠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安禄山进了长安,大肆屠杀李唐皇族。
沈珍珠侥幸活了下来。
等到代宗李豫收复洛阳时,在掖庭见到了沈氏。
因为有军务在身,李豫将沈氏安排在洛阳,可不久之后,洛阳再次陷落,沈珍珠彻底失去了消息。
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唐代宗到处寻访她的下落,再也没有找到她。
她很有可能死在了动乱的时代。
而沈珍珠只是安史之乱冤魂中的其中一个。
后来,唐代宗去世,沈珍珠的儿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
李适册封生母沈氏为皇太后。
在册封仪式上,德宗及大臣对着空气跪拜,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朝臣都为之哭泣。
那沈珍珠的悲剧,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无数士民悲剧的缩影。
正如袁枚所说: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纵观这些“下落不明”的历史人物,无不是生活在动乱的时代。
他们的命运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有时,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可悲可叹。
在权力阶层的他们命运都如此不堪,更何况那些普通的百姓呢?
正应了那句俗语: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诗友们,你还知道哪些下落不明的历史人物呢?
↑↑↑点击图片了解招募详情↑↑↑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诗词世界,作者:聂隐娘。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趣说诸子百家》《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