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吐奶,可把家长们急坏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给宝宝拍背。其实,除了拍背,还有不少妙招能帮助应对宝宝吐奶情况。
正确的喂奶姿势
1. 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姿势不当是导致宝宝吐奶的常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时,妈妈要让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身体,身体呈一条直线,紧贴妈妈身体,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晕,这样能有效减少宝宝吸入空气。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角度要适当,保证奶嘴中始终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空气。比如,奶瓶倾斜度以奶液能顺畅流出但不产生气泡为宜。如果宝宝吃奶时吸入过多空气,就容易在吃完奶后吐奶。
2. 减少胃部压迫:喂奶时不要让宝宝的身体弯曲或扭曲,避免压迫胃部。例如,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这样会使胃部处于相对较低位置,增加吐奶几率。应将宝宝斜抱在怀里,保持舒适的角度,既能让宝宝轻松吃奶,又能减少胃部压力,降低吐奶可能性。
控制喂奶量和速度
1.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宝宝的胃容量较小,且呈水平位,一次喂奶量过多容易导致吐奶。家长要根据宝宝年龄和需求,合理控制喂奶量。比如,新生儿每次喂奶量可能在30 - 60毫升,随着宝宝长大,喂奶量逐渐增加。但即使宝宝月龄稍大,也不要一次喂得过饱,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宝宝胃部负担。
2. 控制喂奶速度:喂奶速度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也容易吐奶。母乳喂养时,如果妈妈乳汁分泌过快,宝宝吞咽不及,妈妈可以用手指夹住乳头,适当控制乳汁流速。人工喂养时,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孔,避免奶液流出过快。如果奶嘴孔过大,奶液像水流一样涌出,宝宝很容易被呛到,进而吐奶。
喂奶后的护理
1. 正确拍嗝:拍完背,还要掌握正确拍嗝方法。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宝宝头部靠在家长肩膀上,一手托住宝宝臀部,另一手呈空心状,从宝宝背部下方轻轻向上拍,直到宝宝打出嗝为止。拍嗝力度要适中,过轻可能无法有效拍出嗝,过重则可能让宝宝不舒服。拍嗝能帮助宝宝排出吃奶时吸入的空气,减少吐奶情况。
2. 避免剧烈活动:拍完嗝后,不要立刻让宝宝平躺或进行剧烈活动。可以先抱着宝宝安静地坐一会儿,或者让宝宝右侧卧位躺15 - 30分钟,这样有利于胃内食物进入小肠,减少吐奶。如果刚拍完嗝就把宝宝放在床上随意翻滚玩耍,或者马上让宝宝平躺,胃内食物容易反流,导致吐奶。
其他注意事项
1. 观察宝宝状态:平时要密切观察宝宝吐奶情况,包括吐奶次数、吐奶量、吐奶性状等。如果宝宝吐奶频繁,呈喷射状,吐出的奶液含有黄绿色胆汁或血丝,或者伴有发热、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是疾病引起,需及时就医。比如,宝宝突然吐奶量增多,且呈喷射状,同时精神状态不佳,这可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宝宝吐奶时,要立即将宝宝脸转向一侧,防止吐出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用干净的毛巾或手帕及时清理宝宝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能确保宝宝的安全。
宝宝吐奶时,除了拍背,掌握这些妙招,能更好地应对宝宝吐奶问题,让宝宝更舒适,家长也更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