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韭菜和猪肉包进饺皮,不久热腾腾的饺子出锅,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寨镇勤俭村村委会内香气四溢、笑语不断。为关爱留守儿童、倾听群众心声,勤俭村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用“饺子宴”打破隔阂、宣传政策、汇聚民智,架起干群“连心桥”。
![]()
包饺子。
一起剁饺馅,打破干群隔阂“破冰剂”
下午,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在村委会灶台前忙碌,切菜、剁肉、和面,烟火气浓。村民们慢慢地随着饺香聚拢。村支书陈森递茶时向村民田哥反馈自来水问题处理进展,称水池已清洗,后天可正常供水。氽涡坝组谢大姐反映组内垃圾桶不足,返乡青年申奥提出农产品销售建议……大家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畅所欲言,村干部陈旭美认真记录意见。在共同擀饺皮、包饺子协作中,身份距离悄然消退,大家比谁擀的皮更圆,笑声不断。原本的隔阂在面团与馅料、家常对话中渐渐融化,干群关系从“表面熟”走向“心里近”。
![]()
饺子上桌。
一起包饺子,打造政策宣传“活课堂”
这场活动成为政策宣传“活课堂”。镇教育总支田仁海为留守儿童讲防溺水、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学生秦朗称既吃到了饺子又上了生动的一课。联系村领导符飞飞用“家常话”讲解医保报销、惠农补贴等政策,将“文件语”转化为群众易懂爱听的话。现场互动热烈,村民提问,如“申请产业奖补后能否办家庭农场”“外省打工能否申请交通补助”等,符飞飞一一解答,讲透政策也摸清“堵点”。政策如馅料融入饺皮般融入群众心中,实现宣传“双向奔赴”。
![]()
村干部在讲解政策。
一顿饺子宴,建立摸清民情“信息站”
没有问卷的刻板和访谈的拘谨,饭桌成了收集民情的“信息站”。村民在轻松氛围中道出心里话,如垃圾桶不足、留守儿童课后看护和老人照料难题等,返乡人员点出农村普遍困境。村民陈启堂感慨饺子宴让其感受组织温暖。饭桌闲聊藏真实诉求,让干部了解纸质材料外的“活情况”。饺子宴结束,温暖延续。勤俭村全体干部表示将梳理意见、推动落实,把“饭桌上的承诺”转为“实际行动”,让“连心饺”凝聚民心合力。(图/文 李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