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去前线视察时,指责王近山大吼:官不大架子不小。王近山一脸无奈,竟回怼道:陈赓让我这样的!某次战役中,王近山看着前线的士兵,急得脸红脖子粗。这时,他随手抢过士兵们的排枪,往前跑了几步。
六七位警务员看到这情况,连忙挡在王近山的面前。“放开,我要去打仗,军人不掏枪算什么本事啊!”王近山一边大吼着,一边掰开警卫员的手指。
警卫员们拗不过他,抢走他手里的枪后,将他扑倒在地,一个接一个地趴到他身上,就像是叠罗汉。王近山可是队伍里出了名的疯子,为何徐向前当众批评时,他又一脸委屈?
1932年,17岁的王近山已经在地主家里做了两年长工。他见过地主压榨农民,也见过农民吃不饱饭被饿死。再加上新思想的传播,王近山决定加入抗战的队伍。
起初,他个子小,年纪也不占优势,有的是比他身强体壮的将士们。直到一次训练任务中,王近山靠着蛮力将比自己高大不少的将士压在身下,脸上还露出势在必得的傲气,这才慢慢崭露头角。
从那之后,王近山有了去前线抗战的机会。某次激战中,王近山和敌人近距离枪战。直到他手指一弯,子弹并没有应声而出,他心想没子弹了,也要与敌人肉搏。
他先是一步一步将敌人引到悬崖前,手里没有枪的他一拳一拳打在了敌人的身上。忽然,他脚下一空,就在马上要掉落悬崖之际,王近山拉住敌人的胳膊,双双落入悬崖。
大家得知这事后,心里想着王近山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但没有放弃下山找人。可让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王近山不仅还活着,身下还压着被断了气儿的日本军。靠着肉搏一战成名,“王疯子”成了王近山的标签。
1937年,王近山带着将士们奇迹般成功伏击日军,哪怕两者距离只有10米,哪怕对方有先进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近山名气越来越大,也成了能指挥士兵作战的将领。
然而,他性格冲动,又容易冲锋陷阵。于是乎,陈赓将王近山叫到了指挥营里。他先是指着面前的凳子,王近山立马反应过来,坐在凳子上听陈赓讲话。
“你啊,本领确实不小,是个能打胜仗的将领。我这里有几个要磨性子的警务员,你帮我训练一下。”听着陈赓的话,王近山挠了挠头,眼睛瞪得贼溜圆。
“旅长,你太瞧得起俺了,俺只会打仗,不会磨人性子呀。”性格直率的王近山有话就说,绝不拐弯抹角。陈赓听完后,眼睛弯了起来:“没事,先让他们跟着你,有啥事再和我说。”
王近山还想开口拒绝,陈赓旅长却挥了挥手,他只能先行离开。看着王近山离开的背影,陈赓长舒一口气,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决定是对还是错。
后来,徐向前来到了前线,看着身后跟着六七个警卫员的王近山,又瞥了一眼陈赓,脸瞬间拉了下来:“好家伙,架子不小,在我面前还耍威风!”
话音刚落,王近山急得直挠头,委屈的都快要掉眼泪。他转头看向陈赓,语气略带沙哑:“陈旅长,这是您安排的呀,你快帮我解释一下!”
陈赓往前走了一步,拍了拍徐向前的胳膊,凑到他的耳边。轻声耳语几句后,徐向前脸色恢复如常。留下一句“你们好好跟着他”转身离开,还在原地的王近山疑惑不已。
事实上,陈赓有自己的考虑,他知道王近山是个不可多得的战将,但太过冲动鲁莽,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战场上,分工合作才能取胜,将领们忙着指挥,士兵们扛枪上阵,才能将敌人赶出去。六七个警卫员跟在王近山身后,至少能保证他不会因一时冲动丢下指挥上战场。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