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信丰县紧紧抓住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大力弘扬“把不 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做到极致、把极致变成常态”的新 时代信丰攻坚精神,解放思想、南融北接、敢闯善创、担 当实干,3 年引进上市公司20 家,加快构建具有信丰特色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4 年,全 县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突破 360 亿元,65 家企业营收超亿元, 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86.9%。
主要做法
1.“三大工程”打造聚链成群“主引擎”。信丰县坚持 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电子信息、高端 装备制造、新能源 3 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打造以绿色 PCB( 印制电路板)、数字视听为重点的电子 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县规 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5% 左右。实施 电子信息 产业链攻坚与提升工程。依托 PCB 产业基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大族数 控、嘉元科技、福禄山科技等一批细分领域“链主”企业、 行业头部企业,形成上游有高端装备制造、电子新材料, 中游有绿色 PCB、 新型电子元器件,下游有智能终端的 纵向到底、横向成群、配套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目 前,全县拥有电子信息规上企业 141 家;2024 年实现营收 226.64 亿元,同比增长 14.9%。 信丰县被中国电子电路行业 协会授予首个“ 中国电子电路产业发展核心区”。
![]()
图1:大族数控科技(信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攻坚与提升工程。信丰县依托特色装备制造产业试验区,聚焦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光机一体化的高端数控机床、通信电子产品、智能农机、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制造业,逐步成为全省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截至2025 年初,全县拥有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项目)32 家, 其中 15 家规上企业实现营收 22.21 亿元。实施新能源产业 链攻坚与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建设国家电投赣州融合式能 源大基地等重要机遇,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在动力 电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铅炭、锂电和氢能储能业务,建 立新能源电池配套产业园,打造储能示范基地。引进中国500 强、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天能集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 龙头上市公司铭利达、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封装基采头部企 业洁美科技,发挥龙头企业磁场效应,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目前,全县新能源产业企业共 25 家,其中 14 家规上新能 源企业实现营收 62.44 亿元,同比增长 7.9%。
2.“三驾马车”驶上集群发展“快车道”。树立“市场 化 + 专业化”招商思维,坚持“招大引强、扶优扶强、靠 大联强”一体推进。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按照“一 链一规划、一链一政策、一链一链主、一链一专班”方式, 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推行“链长 + 链主”工作模式, 扎实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招大引强布局成势。成立上 市公司招商兵团和 20 支招商小分队,纵深推进制造业上市 公司“50” 敲门行动,精准选择目标企业,深入洽谈 50 家 上市公司,通过“量身打造”引投资、“虎口夺食”抢项目, 成功招引电子元件行业头部企业入驻信丰,3 年引进上市公司 20 家,其中行业头部企业 15 家。截至 2025 年初,信丰 县招引培育的上市公司总数达 34 家,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2 家、中国 500 强企业 6 家。扶优扶强提质提效。坚持抓大 育小、梯次培育,扎实推进“ 十个一批”精准帮扶(扶持 一批龙头领军企业,纳税大户企业,股改上市企业,独角 兽、瞪羚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满产扩产企业,腾笼换鸟 企业,地域品牌企业,技改升级企业,出口创汇企业),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强达电路在深交所上市,产值超亿元 的企业 69 家。大力实施“小升规”行动,入库创新型中小 企业20 余家。中能实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连续 5 年斩获国家级专精特新类项目。靠大联强优化存量。 鼓励县域企业积极参与国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整合,迅速获得信息、技术、资本、供应链赋能,实现产 品迭代升级、产值倍增扩容、产业转型升级。
![]()
图2:信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3.“双轮驱动”赛出产业生态“加速度”。强化科技创新。 县财政每年安排科技和人才专项资金 1 亿元以上,大力实 施科创赋能“ 十大工程”( 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创新发展 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要素集聚工程、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能提质工程、乡村振 兴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创新为民惠民工程、科技创新赋能 社会治理工程、人才强县推进工程、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 工程),其中安排 2000 万元以上用于奖励各类创新主体和 先进典型。着力打造“产业学院 + 研究院 + 企业创新中心( 实 验室)” 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成立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 心信丰电子信息分中心,成功申报全市工业企业中唯一的 省级院士工作站。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平台和创新发展及高 端研发高地谷山创智谷,吸引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和美药业南开大学创新药实验室等人才团队和项目入驻。 在江西省率先探索“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先后面向 省内外 23 所高校遴选 81 名专家人才到企业挂职“科技副 总”,帮助指导企业建立研发团队 45 个,累计实施合作项 目 235 个,转化成果 186 项,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6.96 亿元。坚持向数据要质量,帮助企业改进研发投入模式, 科技、统计、税务、工信部门联合组建研发投入行动专班, 发挥联动机制作用,鼓励指导企业科技创新。 目前,信丰县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 7 个、省级创新平台和载体 43 个,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 市)建设县。 打造营商品牌。制定《信丰县“信速办”项目服务指南》, 每个项目组建专班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各类问 题,全力以赴做好产业链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征地拆迁、 杆线迁移、环境能源评价、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工作,高 效服务保障项目建设。2024 年共解决问题诉求400余个,企业满意度达 98%,兑付惠企奖补资金 2.8 亿元,惠及企业137家。在全省率先建成“企业之家”,围绕全生命周期服 务环节制定 225 项具体改革措施,落实落细企业家座谈会、 政企圆桌会、企业服务日等服务机制。深化“ 一窗式”服 务模式,40个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首推“办事免带证”, 实施“容缺受理 + 告知承诺”服务,并全面采用“ 综合窗 口”服务模式和“ 弹性办”“延时办”等特色服务,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为重点项目提供“ 一对一”的精准服务,累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达28万余件,全县一般登记、 抵押登记等业务办理时间从 5 个工作日缩短至 1 个工作日 以内,政务事项办理时限降幅超过 96%。 出台涉企行政执 法“ 降频减扰容错修复”若干措施,深化“扩权赋能”“分 段竣工验收”等改革,创新推出“企业生产安静期”及“扫 码入企检查备案”制度,“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营商环境工作荣获全省第 一等次。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新区改革创新, 优化“ 管委会 + 平台公司”运营机制,深化园区人事薪酬 制度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加大园区行政许可、事项划 转力度,实现“ 园区事项园区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 大湾区产业布局,参与“广佛肇”“ 深莞惠”经济圈产业 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合作区。以信丰高新区 等为依托,建设“研发在湾区、生产在信丰、孵化在深圳、 加速在信丰”的“研发飞地”,打造“飞地经济产业园”。
经验启示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信丰县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常住人口不到70 万,却在短短几年内聚集了 34 家上市企业, 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给 人以深刻启示。一是引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梯次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细分 领域“标杆企业”,打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引领高地。 二是完善产业链条。实施“链长 + 链主”工作模式,通过 大项目带动,推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实现链内企业信息 互通、技术互联、产品互供、资源互补,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三是促进转型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建强平台协同创新、数智赋能同向发力、技改升级增资扩产, 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四是优化 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打好企业政策兑现、 融资畅通、纠纷化解、用工保障“组合拳”,为县域企业 提供优质高效暖心服务。
延伸思考
1. 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发挥政府部门在重大科技创新 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如何更好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 新优势?
2. 结合案例,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思考如何推动新 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传统产业集链成群、提档升级?
来源丨省解放思想专项组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