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以色列根据加沙停火协议释放约200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引发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带人权危机的强烈关注。多名获释者公开指控在押期间遭受系统性虐待,包括每日酷刑、橡胶子弹射击、电击及长期隔离羁押,部分人将监狱环境形容为“屠宰场”。
![]()
据多家媒体、电视台报道,13日获释的巴勒斯坦人中,多人披露在以色列监狱中遭遇非人待遇。一名获释者称,自己被以军用橡胶子弹多次射击,身上留下深达数厘米的伤口,且在未接受任何医疗处理的情况下被长期拘押。另一名获释者表示,自己与其他囚犯被电击装置反复攻击,导致身体多处灼伤,甚至出现短暂失聪症状。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2024年发布的报告亦证实,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监狱内普遍存在“水刑、烈犬攻击、剥夺睡眠与食物”等行为。一名获释的巴勒斯坦医生透露,自己因拒绝配合以军审讯,被连续72小时蒙眼捆绑,期间仅能通过吸管进食,且遭受持续的言语侮辱。
![]()
获释者描述,以色列监狱内拥挤不堪,数十人挤在仅能容纳数人的牢房中,部分人被迫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连床垫或毯子都无法提供。一名被扣押超过一年的巴勒斯坦人表示,自己因长期缺乏营养和医疗,体重骤减30公斤,患有糖尿病的同伴甚至因未获治疗被迫截肢。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监狱被指设立“特殊审讯室”。例如,斯德泰曼军事基地的“迪斯科室”内,以军持续播放高分贝锐舞音乐,配合强光照射和噪音干扰,迫使被扣押者“心理崩溃”。一名获释者称:“每移动一米就会遭到殴打,他们用狗、催泪瓦斯和电击折磨我们,仿佛置身地狱。”
![]()
根据协议,13日获释的2000人中,250名被判终身监禁者被强制送往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或离境,其余1700余人被送往加沙地带南部的纳赛尔医院。然而,半岛电视台披露,154名巴勒斯坦人被列入“海外流放名单”,遭驱逐至卡塔尔、土耳其、阿联酋等国,终身难以与家人团聚。埃及安全部门证实,首批流放者已于13日抵达埃及,正被转送至第三方国家。
巴勒斯坦人权组织“阿达米尔”指出,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以色列扣押的巴勒斯坦人从5200人激增至11100人,其中包含400名儿童。联合国报告强调,大量被扣押者未经正式指控或审判,其羁押方式“构成酷刑与虐待”,严重违反国际人权法。
![]()
面对指控,以色列军方及政府保持沉默。此前,以色列曾否认联合国及人权组织关于酷刑的报告,称“具体投诉将转交国防军相关机构处理”。然而,2024年7月希法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布·萨勒米亚获释后,公开指控以军打断其手指、多次击打其头部致出血,并称“监狱里每天都在发生折磨”。此事件引发以色列政府内部激烈争执,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甚至指责释放决定是“对国家安全的疏忽”。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呼吁立即释放所有被任意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并强调“国际法严格禁止酷刑、性暴力及秘密羁押”。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亦表示,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达“临界点”,需通过政治解决终止暴力循环。
随着获释者揭露的细节持续发酵,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监狱体系的审视愈发严厉。分析指出,若虐待行为得不到彻底调查与追责,巴以和平进程将面临更深重的信任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