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点20分,发动机还能再点一次吗?”——1984年1月30日下午,西昌发射场指挥大厅里,一个声音透过耳机急促地传向千里外的西安测控中心。
谁都明白,若那颗不足一吨的“铁疙瘩”此刻掉头朝地球扑来,十几个国家都在它的潜在坠落区里;处理得当,它就是中国迈向静止轨道的敲门砖。椅子上的张爱萍,袖口攥得发皱,却没有挪动半分。
回想四十八小时前,东方红二号A星本该一气呵成完成“三级跳”。一二级发动机表现完美,第三次点火却仅维持了五秒便熄火,卫星被抛在六千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姿态混乱、太阳能板背光、镉镍电池飞速放电——活像被扔进深海却忘了带氧气瓶的潜水员,窒息不过是时间问题。
![]()
对于主权国家而言,轨道失控并不只是技术挫折,更是外交隐患。美国1970年代同类事故留下的外交笔记依旧摆在总参资料室里:一旦残骸砸中他国,赔款只是小事,数据泄露才是灾难。张爱萍翻过那些档案,页角被他压得卷起,可谁也没想到自己会在七十四岁时亲自面对类似考题。
当年决定研制通信卫星时,思路就够大胆——直接攻上三万六千公里静止轨道,不搞低轨验证。“一步到位”的理由其实很朴素:国内地形幅员辽阔,光靠微波和短波,边疆与沿海如隔山海;而海军刚起步,远洋若没同步卫星,指挥就像盲人划船。正是这些现实需求,让1975年的预算案里多出了一列“GEO通信卫星”条目。
十来年过去,硬件磨出来了,运载火箭也增肌成功,可真实发射永远比实验室苛刻。A星事故一出现,西昌大厅几乎静得能听见秒表滴答。技术总指挥抬头看向张爱萍,眼神里的含义简单:要不要放弃?
放弃,意味着重新排产,至少两年;救援,概率不到五成,还可能砸了邻居的玻璃。张爱萍的回答干脆:“先把它调头,有事我担。”一句“我担”掷出,大家仿佛同时换了气压,一股劲儿涌上来。
![]()
抢救方案只有一个:利用仍剩余的第三极推进剂来个“反向翻身”。问题是点火窗口极短,偏差超过五度,高空高速下的卫星瞬间就会错失姿态锁定。凌晨到傍晚,遥测站一遍遍计算弹道,张爱萍一直坐着,连茶水都凉了换、换了凉。
16点43分,西安口令下达,远程指令上传,六秒之后,发动机复燃。大厅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后一条轨迹曲线在屏幕右上角稳住,太阳能板迎光,充电电流回升——整整二十个小时的高悬弦终于落地。有人想鼓掌,却被张爱萍抬手压下:“别急,先看它能不能稳住轨道。”稳,是军人口中的最高奖赏词。
A星最终停在六千公里过渡轨道,尽管达不到正式业务高度,却足够完成全部通信链路测试。数据显示,语音、传真、图像一一打通,后续整套地面站验证节约了半年工期。可以说,A星用一次惊险“翻身”,买来了下一发B星的十成把握。
![]()
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B星点火升空。三节火箭层层脱落,闪光划破川南夜空,那几秒安静得连心跳都被放大。B星入轨信号传来时,不少老工程师眼眶泛红,扭头假装检查仪器。张爱萍依旧没动,他的目光贴在遥测曲线上,直到通信载荷全功率开机,才慢慢吐出一句:“这回,可以告诉首长们,成了。”
然而天公依旧喜欢考人。入轨第二天,渭南中心报告:卫星腹部温度猛涨,超过设计极限。技术组建议“放电+侧躺”,既要降温,又得防止通信中断。那几日里,张爱萍连夜留守,短打棉衣就睡在临时行军床上。温度终于降到安全值,可卫星还得重新站起身子对准赤道。技术员调角度时,他就守在旁边看时间表,像战场上掐点发起冲击一样。
4月17日18点,静止通信卫星工作稳定。西昌—北京—乌鲁木齐,第一通同步卫星电话在全国直播线路里穿过。张爱萍拿起话筒,没有念草稿,只抛出一句半玩笑半试探的问候:“老王,哈密瓜熟没?”那头愣了两秒,随即爽朗回应:“明天空运一箱!”线路清晰度高到连呼吸声都能分辨,观众席上掌声才算真正爆发。
这通电话之后,国内七套电视节目开始通过卫星转发,部队舰船试验性使用C波段链路,南沙补给船第一次实现实时传真。军内有个评估报告写得很直接:若无此星,我军海上指挥仍停留在短波与旗语时代。
![]()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萍在总结会上没谈半句个人功劳,只反复提醒几件“小事”:故障预案要写得更细,遥测站带宽必须扩容,发射大厅的紧急制冷系统也要换代。他说过一句并未留存于官方纪录里的话:“打仗靠的是手里那口钢刀锋不锋利,航天也一样。”
历史资料显示,1984年至1986年间,国内通信容量因B星投入翻了一倍多,国家气象预报、边防电讯、灾情救援陆续接入卫星通路。张爱萍后来调职,他再没回到西昌,但每逢卫星发射,他总会让秘书打电话问一句“天线调准了没有”。
巡天之事,归根到底仍是国防之事。那一年,险些掉落他国的东方红二号A星留在天空,也留下一条经验曲线——遇见危机,敢担风险,才有后面笃定的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