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李则名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吴兴区了解到,据初步统计,今年“蟹季”以来,“太湖新溇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区仅与蟹相关项目就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眼下该实践区2万亩蟹塘陆续进入丰收季。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蟹塘亩均效益预计达2.8万元,带动4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农旅融合新玩法正释放出蓬勃活力。
“太湖新溇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区所在地原本是一片传统螃蟹养殖业集聚的区域,经过多次改造提升,辖区多个村庄这些年焕发新生机,目前主要以太湖沿线杨溇村、许溇村、幻溇村、义皋村、伍浦村、庙兜村“滨湖六村”为核心,横跨吴兴高新区、织里镇14个行政村。
吴兴高新区管委会介绍,在创新打造“太湖蟹”农旅品牌过程中,当地的“蟹经济”与“蟹文化”开始深度融合。
尤其是在杨溇村,太湖暖村、螃蟹庄园等项目有品有味,逐步形成集蟹文化、特色餐饮、亲子娱乐、乡野住宿等元素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区,涵盖蟹宴馆、蟹垂钓营地、萌宠主题乐园、蟹文化体验馆等30多个蟹主题区块。
在杨溇村的“杨桂珍”品牌餐厅里,蟹宴及与蟹相关菜品备受食客青睐。“我们开发了各式蟹菜,很受欢迎。”“杨桂珍”螃蟹庄园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以来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太湖蟹产业链延伸至农旅观光、休闲体验等领域,已在长三角多个城市举办36场巡回宴,与五星级酒店联手拓展市场;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与周边的织里镇伍浦村合作开发蟹黄水饺、蟹粉汤包等产品。
织里镇的蟹临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些年也在聚力打造新的太湖螃蟹产品,打破传统农业“一产”边界。该企业与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团队合作,历时8年培育出的白玉蟹已经过4代纯化,被誉为“餐桌上的文创产品”。今年,白玉蟹效益初显,400多亩白玉蟹养殖基地预计总产量超过6万公斤,外地游客和本地顾客普遍反映肉质鲜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