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猫姐
图片 |网络
本文字数 |1494
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283个故事
01
暑假的时候我回了趟农村,我本打算甩开手机狠狠地呼吸感受下农村的空气和风土,在城里时间久了,每天的娱乐有一半时间都在手机使用上,突然回到乡下,就一点都不想带手机出门。
但我发现,随着这几年网络的推广及传递,村里的人都迷上了各类网络平台,什么短视频啊、短剧、各种购物平台,像是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一样。
中午切菜的时候,我四姨一边把菜放到菜板上,一边放了个手机支架在桌子上看短剧,短剧的内容主打一个短频快,通常她看了好几集之后,手里的菜还剩一大半没切。
吃饭的时候更是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刷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的在看直播卖货,有的在看打牌技巧,有的在看电影解说,餐桌上每个人都低着头,夹几筷子菜就往碗里刨,连细嚼慢咽吃饭的行为都没有了。
除此之外,村里的老人们也都用上了智能机,小辈都比较孝顺,每个老年人都各自拿着一部智能机刷视频,看电视,购物,现在手机上什么信息都有,只要是你感兴趣的,系统后续都会给你推送。
但层出不穷的信息量,让很多农村的老人、小孩,慢慢对刷手机上了瘾,那些留守儿童,也不再去玩我们儿时的游戏了,大夏天的,他们宁愿在家里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游戏、吹着电风扇,从早玩到晚。
像是入迷了一样,陷入了游戏的漩涡里,适当时候,还会用爷爷奶奶的手机充值一些费用,表舅家11岁的表弟就是这样,早上一醒来就要拿到手机,早餐匆匆扒拉两口,边吃边看游戏解说。
要不就是躲在厕所开黑打游戏,他奶奶敲门就当没听见,手机成为了他的贴身家人,现在他和家里人的对话只剩下三句:
“吃饭了”
“网费没了”
“手机充好电了没”
虽然这样的现象不止是在农村才有,城市里照样都一样的场景,不过相对之下,城里的娱乐设施和场所会相对多一点,人们去玩的地方也多,投入到手机上的时间相对会少一点。
感觉现在某音啊某手啊这些短视频,害了太多人,很多人都慢慢失去了思考能力,刷的时间长了,连稍微长一点的文章都看不下去了,别说农村的老人,连我现在也有这样情况。
长一点的电视剧我根本看不下去,宁愿去找专门做电视剧解说的,一部长达三十集的电视剧,解说只需要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为此,我专门把短视频上面的个性化给关了,现在已经在开始阅读一些长篇小说,或者看一些线下的纸质书。
02
但现在的老一辈却被手机毒害得不浅。
朋友的外婆天天捧着一个手机,连家务活也不做了,家里变得脏兮兮的,晚上蟑螂也到处爬,灰尘很久也不打扫,她外婆住的房间里蚊帐架子上还有一层厚厚的蜘蛛网,要不是这次她和家里人回老家打扫,家里依然是脏兮兮的。
短视频每天推一些狗血剧情,他们面对手机大喜大悲,有时候急得不行就开始骂人,还偶尔在短视频发点作品视频,自从她外婆学会在网上买东西后,就每天在网上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大批量的往家里搬,说了也不听。
如今回农村走一圈,田埂上的老人盯着手机刷短剧,屋檐下的孩子抱着平板打游戏,已成为最常见的景象,本应架起沟通桥梁的手机,反倒成了割裂生活的屏障,悄悄吞噬着农村老人和小孩的生活。
手机从来不是洪水猛兽,问题出在“无人引导的沉迷”,老人缺子女陪伴、缺防骗教育,只能靠手机填补空虚,孩子缺父母管教、缺户外活动,只能在虚拟世界里找乐趣。
村里若是能多些下棋打牌的活动点,子女常教老人防骗知识,学校多组织户外游戏,情况肯定有所不同。
屏幕里的热闹终究是幻影,现实中的陪伴才最真切。
别让手机变成隔绝亲情的墙,多给老人一些叮嘱,多陪孩子一场游戏,才能让农村的烟火气,盖过手机屏幕的光。
关于我
这是一个小号(老陆是我老公)
我现在是文字职业者
也是个刚怀孕的孕妈妈
写作、阅读、情感体会及成长感悟
我的另一个账号:爱吃糖的猫cat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