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女博主”的甜美微笑,竟是境外间谍的险恶伪装!
10月12日,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惊天大案:一个看似无害的旅游博主,实则精心设局,诱惑、策反我国境内百余名普通公民。
![]()
![]()
这敲响警钟,国家安全并非遥远,与每个人网络行为息息相关,稍有不慎,便可能沦为境外势力的棋子。
网络“美人计”
10月12日,国家安全部披露:一位“美女博主”竟是境外间谍,她以旅游合作之名,诱导、策反我国境内100余人。
![]()
近年来,我们总感觉国家安全是个宏大而遥远的词汇,但实际上,它的边界早已悄悄延伸到了我们的网络空间和日常生活中。
境外情报机构深谙人性,他们明白,最有效的渗透,往往是从降低你的戒备心开始,为此,他们会投入资源,打造一个高度拟真、极具吸引力的网络虚拟身份。
![]()
在这个案例中,“小椰”这个身份就是这样被定制出来的,她的人设是一位“美女旅游博主”,这个标签融合了时尚、旅行和专业性,天然就容易博得年轻人的好感。
为了让这个身份更可信,背后还设定了一个“某自媒体公司签约作者”的背景,这为她后来提出商业合作提供了天衣无缝的合理性。
![]()
翻开她的社交主页,你会看到遍布全国各地的旅行照片,每一张都精心拍摄,营造出一种她经验丰富、真实可信的专业形象,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博主,主动找上门来,谁能想到背后藏着巨大的阴谋呢?
她的接触策略也堪称精准,她并没有广撒网,而是主动私信了在西藏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小杰,切入点选得非常巧妙,声称是看到了小杰发布的作品,觉得“风格相似、志同道合”,这一下就迎合了创作者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
她的话术也经过精心设计,先是批评“网上的公开攻略千篇一律”,以此来凸显自己合作邀约的“独特性”和“高价值”。
当小杰最初没有起疑,积极回应后,“小椰”便顺势提出交换微信,将沟通从公共平台转移到了更私密的社交工具上,通过频繁的互动,她迅速与小杰建立起了个人层面的信任。
![]()
信任基础打牢后,真正的诱饵才被抛出,这个诱饵具有双重激励结构:短期来看,承诺支付“劳务费”,满足了小杰作为学生对物质的即时需求。
而长期来看,更是许诺如果合作愉快,可以推荐他进入公司实习,这个“事业陷阱”对于一个渴望未来职业发展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
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
间谍活动选择的目标,看似普通,却往往具有特定的“可利用性”,然而,正是其任务指令中那些不合常理的特殊要求,最终也成了暴露其真实意图的致命破绽。
小杰之所以被选中,正是因为他符合这样一幅目标画像,他是一名高校学生,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既熟悉网络操作,又对外界的合作机会充满好奇与期待。
![]()
他喜欢分享旅行攻略的爱好,让他成了“旅游合作”这个伪装主题下的理想目标,这也反映出一个令人警惕的趋势:情报机构的渗透目标,已经从过去的核心领域和关键人群,悄然扩展到了我们身边的普通民众。
“小椰”提出的任务包装得非常时髦,她提议合作创作一期“小众秘境”主题的视频,要挖掘那些“被忽视的角落”。
![]()
这完全迎合了当前自媒体追求“爆款”和差异化内容的潮流,听起来顺理成章,但问题就出在她提供的那份包含十多个具体地点的坐标清单上。
当小杰把这些坐标输入地图进行核对时,反常之处立刻显现,清单上的多个地点,竟然都紧邻或者干脆就位于军事管理区域附近。
![]()
一个本该追求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拍摄计划,选址却高度集中在如此敏感的战略区域,这与正常的创作逻辑完全背道而驰,根本不可能是巧合。
这一刻,小杰的警觉性被彻底唤醒,他之所以能有这份警觉,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他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认知,知道自己所在的地区是边境要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
更关键的是,入学时学校组织开展的国家安全教育,在他脑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老师曾经的强调在此时回响,这些知识成了他识别风险的坚实基础。
从感性的怀疑到理性的求证,在地图上核实坐标这关键一步,让他彻底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
![]()
百人巨案
小杰在判断出情况不对后,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拨通了国家安全机关的举报热线12339,他将自己与“小椰”的全部交往记录、对方的账户信息和所有聊天内容,完整地提交给了国安机关。
这些信息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这次举报的价值,产生了惊人的裂变效应,撕开了一张巨大的黑网,国安机关依据小杰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成功锁定了“小椰”的真实身份及其背后的间谍组织。
![]()
更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是,这个间谍已经利用同样的作案手法,在我国境内引诱或策反了超过100名人员,小杰的一次举报,竟揭开了一个如此庞大的渗透网络。
通过此案,国安机关也掌握了境外间谍机构利用网络勾连我边境地区人员,进行渗透策反的最新动向和手法,可以说,小杰的义举,帮助国家斩断了一条极其危险的境外间谍渗透渠道。
![]()
事后,小杰的行为获得了官方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生动体现,他同时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和所在学校的表彰与奖励。
结语
战场无处不在,人人皆是防线,境外情报机构的手段正变得愈发隐蔽化、日常化,他们可能会伪装成一个热情的“驴友”,一个慷慨的“老板”,或者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我们普通公民能保持一份必要的警惕,将个人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就能有效识破并反制这些精心包装的“合作陷阱”,成为守护国家“大安全”的关键一份子。
信息源:
《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一“美女博主”,已诱导、策反我境内100余名人员》2025-10-12极目新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