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故意伤害罪”是普通人最容易“意外卷入”的罪名之一。
一起口角冲突、一次推搡动作,甚至一场误会,都可能因为对方受伤而上升为刑事案件。
但并非所有造成他人受伤的行为,都构成“故意伤害罪”。
关键在于:行为的动机、过程和后果,是否符合刑法关于“故意”的界定。
本文由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团队撰写,结合多起实务案例,系统梳理被控“故意伤害罪”时律师常用的无罪辩护方向与思路,帮助公众正确理解法律边界。
一、从“动机与意图”入手:行为是否真的出于故意
刑法中的“故意伤害”,强调的是行为人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并客观上造成了伤害结果。
辩护律师在分析案件时,通常会重点审查:
当事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
行为是否仅为推搡、制止、反抗等非攻击性行为;
伤害结果是否出于偶然或不可预见原因。
![]()
若能证明行为只是情急之下的防御反应或误伤行为,则可主张不具备故意伤害的主观要件,从而排除犯罪构成。
二、正当防卫——最常见的无罪辩护方向
在很多案件中,当事人是为了自我保护或制止他人侵害而采取反制行为。
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辩护律师通常从以下角度论证正当防卫的成立: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而非事后报复);
防卫对象明确(针对侵害者本人);
防卫手段与侵害程度相称;
防卫意图明确(为制止侵害,而非蓄意伤害)。
只要证据能证明防卫情节存在,法院即可认定行为合法防卫,不构成犯罪。
三、行为偏差但非故意——防卫过当或意外事件
若当事人确有防卫行为,但造成结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律师可主张防卫过当,进而减轻或免除处罚。
而若案件中存在不可控因素(如多人冲突中他人突然介入、伤害因摔倒等间接原因造成),则可进一步主张属于意外事件,依法不构成犯罪。
关键在于:律师如何精准重构现场、厘清因果关系。
在侦查阶段提出合理解释,有时就能影响整个案件的定性方向。
四、证据不清、存疑不判——“疑罪从无”原则的运用
故意伤害罪的定罪,必须建立在充分、确凿、排他性的证据链条之上。
律师在辩护中会重点关注:
伤情鉴定是否科学、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证人证言是否前后矛盾;
监控录像、讯问笔录是否存在遗漏或诱导;
是否存在“补口供”或“先定后证”等侦查瑕疵。
![]()
只要证据体系存在重大疑点,就应适用“疑罪从无”原则,认定当事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五、行为身份存疑——不是“谁在场”都等于“谁动手”
在群体冲突、公共场合案件中,常出现行为人身份不明或错认的情况。
此类案件中,律师会重点核查:
当事人是否确实在场;
有无证据证明其动手行为;
视频、目击证人辨认的可靠性。
若现场混乱、光线不足、证人证言互相矛盾,律师可据此主张缺乏直接指向性证据,从而实现无罪辩护。
六、结语:无罪辩护的关键在于“还原真相”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律师的工作不仅是引用法律条文,更是通过证据审查与法律逻辑去还原事实真相。
无罪辩护并非“为罪辩护”,而是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公民不被错误定罪的重要环节。
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长期专注刑事辩护领域,尤其在故意伤害、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案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们始终坚持:事实为基、证据为王、程序为盾,用法律的力量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路1012号国信证券大厦三楼。是中国一家集团化的律师事务所,目前服务区域覆盖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贵州、四川、海南、江西、湖南、湖北、长春、黑龙江等多个城市。多名执牌超过30年的资深律师领航,带领全国1000多名执业律师与合作律师,服务了全国超10000+用户。90%+胜诉率,聚焦各类民商事纠纷及刑事案件,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请好律师,办好案件,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