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来自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开,看得人心里堵得慌。
![]()
视频中,一名学生“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身穿迷彩服的同学不断地磕头。画面极具冲击力,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怒火。“校园霸凌?”“教官体罚?”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然而,真相,却比想象中更让人五味杂陈。
一、“下跪”背后,只是一个害怕扣分的孩子
面对汹汹舆情,校方很快发布了情况说明。原来,这既不是霸凌,也不是体罚。
仅仅是因为在一次日常检查中,这名学生违规携带了一个充电宝。按照规定,这可能会导致他所在的班级被扣掉宝贵的“考核分”。
就在那一瞬间,这个孩子情绪崩溃了。巨大的压力让他选择放弃尊严,用最传统、最卑微的方式——下跪磕头,只为“求情”,希望不要给班级抹黑。
穿迷彩服的是学生干部,不是教官;那一跪,是自愿,却是被迫由一种无形的压力催生。
二、我们心疼的,是那个“不得不跪”的自己
消息一出,网友们的评论瞬间“歪楼”,没有人在意充电宝该不该带,所有人的共鸣点都集中在了一个地方:“到底是有多害怕,才会让一个孩子当众下跪?”
- “我太懂他了,当年因为迟到扣了班级分,我站在门口都不敢进去。”
- “压垮他的不是充电宝,是那个比尊严还重要的‘考核分’。”
- “这一跪,跪的不是那两个同学,跪的是那种让人窒息的考核制度。”
- “心疼这个孩子,他担心的不是自己受罚,而是成为‘全班的罪人’。”
这一刻,我们心疼的,又何尝只是视频里的那个学生?我们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在各种规则、考核、评比面前战战兢兢、无比渺小的自己。我们不是在下跪,但我们的精神,或许早已跪下了无数次。
三、比“下跪”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何而跪”?
值得肯定的是,学校事后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并未追加处罚,处理方式充满人情味。
但我们必须要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 “班级分数”比“个人尊严”更重要?是什么样的环境,让“集体荣誉”异化成了一把刺向学生心灵的利剑?
当学生因为一点小错就恐惧到失去理智,当“扣分”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舍本逐末?
我们要培养的,是顶天立地、自尊自爱的人,还是唯分是从、战战兢兢的“合格产品”?
四、站起来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那个学生已经“恢复平静”,但我们希望,这件事不能就这么“平静”地过去。它应该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教育中那些值得深思的角落。
真正的优秀集体,不是因为从不扣分,而是因为能包容错误,共同成长。
真正的教育成功,不是培养出永不犯错的学生,而是培养出即使犯错,也绝不轻易下跪的脊梁。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挺直腰杆走路。
愿我们的教育,能永远呵护那一份比任何考核都珍贵的——尊严。
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救救孩子,从珍视他们的尊严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