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崇州
大地流金,稻浪千重
![]()
羊马街道中华社区的稻田里
一场开镰仪式
正在这里举行
![]()
![]()
这并非寻常的收割
而是崇州自产酿酒专用稻谷的丰收盛景
![]()
![]()
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行,割稻、脱粒、装车,一系列动作流畅而高效。这幅喜人的丰收画卷,既蕴含着颗粒归仓的喜悦,也标志着一瓶“天府好酒”从田间到杯中的匠心旅程正式开启。
![]()
根基
“天府好田”孕育“一粒好种”
好酒离不开好粮,好粮源于好田。作为“天府粮仓”的核心示范区,崇州地处北纬30°黄金纬度,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为酿造高品质米酒提供了理想的原料基础。艾小喜(四川省)食品有限公司选育的酿酒专用稻谷“艾诺1号”和“小喜1号”正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硕果。
“艾诺1号”属粳型糯米
酿造的米酒纯净、出酒率高
自带独特芳香感
![]()
作为艾小喜公司推出的第三款酿酒专用米,“小喜1号”此番登场意义非凡。它并非此前“艾诺1号”的粳型糯米,而是一款专攻高端清酒的粳型大米。它由艾小喜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是四川首款清酒专用粳稻品种,具备高垩白、低蛋白、低糊化温度三大特性,所酿之酒口感纯净、米香浓郁、风味清雅。
![]()
这不仅为酿造高端清酒奠定了基础,也完成了从“天府好粮”广种,到为“天府好酒”专供的转变,让“好田”与“好酒”在产业链上精准对接、价值倍增。
![]()
升华
“一粒好粮”成就“一瓶好酒”
“我们在此种植、收割,最终是为了在此酿造出代表天府风味的好酒。”艾小喜公司总经理江静如是说。从羊马街道中华社区和白头镇壁山村的500亩专属稻田到隆兴镇桤泉绿色食品产业园的现代化工厂,就在空间转换之间,企业完成了“自己种粮、自己酿酒”的全产业链闭环。
![]()
“我们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已建立起完善的研发、生产与营销体系,并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持续为技术创新注入活力。目前,我们已拥有38项知识产权。”江静介绍,依托九年技术积累,企业已掌握低温冷链发酵、多重叠加发酵等核心技术,并成功培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产酒量花果香酵母菌株。
![]()
在传承古法工艺基础上,创新研发十九道核心酿造工序,使米酒兼具醇厚酒香与清甜口感。
![]()
在这条生产线上,每一粒稻米都经历完美蜕变,终成酒色透亮、米香扑鼻、入口甘润的“天府好酒”,完成了从优质原料到高端商品的价值升华。
使命
“一瓶好酒”带动“一方产业”
随着低度潮饮酒在年轻消费者中日益风靡,米酒赛道迎来快速增长。作为行业先行者,艾小喜自2016年启动技术研发,至2023年建成全自动化生产线,已推出200多款产品,年产能突破18000吨。
![]()
企业不仅是全国首家申请鲜酿、精酿米酒企业标准的创新者,更在2023年获批设立成都市“米类酿造科技小院”。
![]()
艾小喜抓住机遇,以“一瓶好酒”为引擎,积极探索“以酒带产、产业兴农”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企业以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以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天府好田”产出的“天府好粮”,从日常主食升华为传递地域文化与品质生活的载体。
![]()
这杯“天府好酒”的甘醇,最终从田间抵达舌尖,将土地的馈赠与辛勤的汗水,融入了万家欢愉。这条产业链,一端扎根于国家粮食安全,一端延伸向消费升级的市场,不仅生动诠释了“为酿而种”的专业化价值,更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
从千重稻浪到万家飘香,这条始于田间的产业链,为“天府粮仓”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向发展动能的持续转化,正在这片沃土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酿造”出愈发醇厚绵长的时代芬芳。
崇州融媒深度报道组
编辑:余霞、王佑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