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楼市冒出个邪门事儿 ——“贷款卖房”!以前咱只听说过贷款买房,现在倒好,卖房子还得先去银行借钱,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咱掰开揉碎了说,全是真人真事儿,听完你肯定一身冷汗。
先给大伙讲两个真案例。杭州的 L 先生以前是圈子里的 “买房专家”,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在好几个城市囤了房,本想着坐等升值。结果房价跳水,他杭州那几套房子比最高点跌没了 500 万。更糟的是,当初买房的首付大多靠经营贷凑的,现在贷款到期要转贷,银行一看房价跌了,评估价直接砍到原先的六成,逼着他一次性补 140 万差价。要么补钱续贷,要么卖房止损,可卖房更尴尬:现在的市价连剩余房贷都不够,想交易就得自己先垫钱填窟窿,L 先生连 “亏本卖房” 的资格都没有,还得先去借一笔钱才行。
还有抖音上的徐先生,2019 年花 200 万买了套小户型,贷款 140 万。到 2025 年想卖的时候,房子只值 120 万。这意味着卖房款还完房贷还差 20 万,想成交就得自己先贷款补上这缺口。以前总说 “卖房致富”,现在倒成了 “负债起步”,网友调侃这哪是卖房,分明是给房子办 “赎身贷”。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少数炒房客的遭遇,咱普通人不会碰上?我那朋友因为工作调动要换城市,2021 年高位买的房子现在跌了 30 万,剩余房贷 80 万,房子却只能卖 70 万。本想亏点钱赶紧出手,结果中介一算:想交易必须先还清 80 万房贷,还差 10 万得自己解决。他手头没现金,只能申请信用贷补上,现在换工作正有收入空档期,又多了笔利率比房贷高 3 个点的信用贷,每月还款压力直接翻了倍。
为啥好端端的卖房,变成了 “负债大挪移”?咱得从根上找原因。
首先是房价跌得太狠了。这不是局部现象,2022 到 2024 年,不少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比 2021 年峰值跌了 25%,北京西城区有的小区 3 个月挂牌价就跌了 41%。以前买房是 “增值资产”,现在成了 “债务包袱”,2020 年高位接盘的人,房子市值早就低于剩余房贷了。更要命的是,连地方国资都在抛房止损,北京天恒置业挂了 111 套,绍兴城投挂了 45 套,这信号多明显 —— 再持有,资产还得缩水。
其次是当初加杠杆加得太疯。前几年 “房价只涨不跌” 的说法满天飞,有人靠 “经营贷 + 消费贷” 凑首付,有人拿不稳定的投资收益还月供,把杠杆拉到极致。可一旦市场下行遇上失业、生意失败,资金链立马断了。这本质就是 “过度自信” 害了自己,以为能靠房子躺赢,没算过风险账。
还有银行以前的 “放水” 政策埋的雷。楼市上行那几年,银行为了抢生意,降低首付、搞 “接力贷”,甚至默许消费贷流入房市。某股份制银行 2019 到 2021 年放的房贷,12% 在 2024 年都成了 “市值低于贷款” 的负资产,其中三成业主被逼着 “贷款卖房”。这就是当初把门开太大,现在关上门算总账。
这事儿的影响,可比咱想的严重多了。对个人来说,是 “旧债没清又添新债”,补缺口的信用贷利率比房贷高 2-3 个点,要是再还不上,征信就黑了,以后想贷款都难,直接掉进恶性循环。
对楼市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贷款卖房” 的房源一多,购房者更不敢买了 —— 怕接盘后继续贬值,干脆持币观望。深圳 2025 年 8 月二手房挂牌量都涨到 7.6 万套了,可成交量上不去,形成 “越跌越卖、越卖越跌” 的死循环。
最吓人的是对金融系统的冲击。现在已经出现了骗贷的灰色地带:有人找 “职业背债人” 假卖房,把债务甩给银行,160 万的房子跌到 110 万,就能零成本弃房。更离谱的是,造假流水才花 700 块,中介明码标价帮着骗贷。2025 年一季度断供金额都飙到 2780 亿了,同比涨了 37.8%,再这么下去,银行坏账堆成山,最后风险还得传导到整个市场。
说到这儿,我得说句实在话:“贷款卖房” 不是偶然,是楼市挤泡沫的必然结果。以前咱总被 “买房稳赚” 的神话洗脑,忘了任何资产都有涨跌周期。那些骂炒房客活该的人,咱也得想明白,这事儿里没有真正的赢家 —— 国资抛房是为了缓解债务,普通人卖房是为了换城市或止损,谁不是被市场推着走?
更该反思的是以前的市场逻辑。金融机构当初放宽审批时不想风险,现在收紧政策时不管个体困境;中介一边赚着中介费,一边帮着造假骗贷;我们自己呢,也容易被行情冲昏头,忘了量力而行。这不是某个人的错,是整个市场的风险意识集体缺位。
还有人盼着救市政策能让房价反弹,可看看国资抛房的动作,再看看 “贷款卖房” 的案例,咱得清醒点:楼市早就不是闭着眼赚钱的时代了。以后房子可能真就回归居住属性,那些靠房子投机的玩法,迟早要被市场教育。这事儿给咱敲了个警钟:任何时候,风险意识都不能少。别听别人说啥就信啥,也别把全部身家押在一套房子上。楼市的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可现在看来,裸泳的可能不只是少数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