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间地狱宁古塔有多恐怖?清朝囚犯宁愿自尽,也不愿前去一步

0
分享至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肯定记得,剧中甄嬛的家人被判流放宁古塔,当时甄嬛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崩溃。

很多人不理解,流放而已,至于吗?要知道,在清朝,被判流放宁古塔的犯人,特别是女性,很多人在听到判决后直接选择撞墙自尽。



一个流放地能恐怖到什么程度,让人宁可死也不愿去?宁古塔到底藏着什么样的人间炼狱?

宁古塔这个地方,按理说应该是满族人心中的圣地。

这里距离京城足足1500公里,位于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一带,是清朝时期吉林的边陲重镇。

宁古塔的名字来自满语,宁谷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六个。

传说当年努尔哈赤的曾祖父在这里生了六个儿子,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

满族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发源地之一,按道理应该是个受到保护的地方。

可偏偏,清朝统治者把这里变成了流放重犯的地方。



那些在朝廷犯了大事的官员,得罪了皇帝的文人,卷入政治斗争的士大夫,一旦被判流放宁古塔,基本上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区别只在于,死刑是痛快地死,去宁古塔是慢慢地折磨至死。

清朝统治者选择这里做流放地,就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

高纬度地区,气候恶劣,人烟稀少,距离中原地区极其遥远。

把犯人扔到这种地方,既能让他们生不如死,又能起到震慑作用。

朝廷里那些想要谋反、想要挑战皇权的人,一听到宁古塔三个字,腿都会发软。

从京城到宁古塔,1500公里的路程,在今天开车也要十几个小时。

可在清朝,这段路要靠双腿走完。

犯人被判刑后,戴着沉重的枷锁和脚镣,在押解官兵的押送下徒步前行。



这不是普通的徒步旅行,这是一场真正的死亡行军。

男犯人戴着枷锁还能勉强走路,可那些女犯人就惨了。

清朝的女性大多缠足,那种三寸金莲走平路都费劲,更别说走1500公里的长途了。

缠过的脚本来就畸形,骨头已经变形,长时间行走会让伤口不断开裂,血肉模糊。

有的女犯人走不了几天,脚上的布条就被血浸透,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

枷锁和脚镣也不是闹着玩的。

这些刑具动辄几十斤重,长时间戴在身上,脖子和脚腕的皮肤会被磨破,然后溃烂化脓。

夏天的时候,伤口会招来苍蝇和蛆虫,很多犯人还没走到目的地,伤口就已经感染致死。

押解的官兵才不管你死活,死了就地挖个坑埋了,继续赶路。

路上的气候更是要命。

东北地区的夏天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犯人穿着单薄的囚衣,淋着雨还要继续走。



冬天更恐怖,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很多犯人根本熬不过去。

有记载说,冬天押送犯人去宁古塔,三分之二的人会死在路上。

活着到达的,都算是命大的。

好不容易熬过了1500公里的死亡行军,到了宁古塔,犯人们才发现,真正的地狱才刚刚开始。

这些人在京城或者其他地方,很多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当过官,做过生意,家里有钱有势。

可一到宁古塔,这些身份全都没用了。

清朝把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分给当地的披甲人做奴隶。

披甲人是清朝的下等人,地位比普通旗人低得多,但比流放犯要高。



这些披甲人本来生活就艰苦,突然有了可以随意使唤的奴隶,怎么可能不往死里折腾。

原本的富家子弟,可能昨天还是锦衣玉食,今天就要给披甲人喂马、砍柴、做饭、洗衣服。

干不好活,轻则挨骂,重则挨打。

披甲人打骂流放犯是合法的,就算打死了,朝廷也不会追究太多责任。

顶多象征性地罚一下,实际上根本不痛不痒。

这种身份的落差,对很多文人士大夫来说,比肉体折磨更难受。

他们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考上了功名,在朝廷做官,突然沦为最底层的奴隶,这种精神打击是毁灭性的。



很多人到了宁古塔没多久,整个人就精神崩溃了,有的疯了,有的自杀了。

如果说男犯人在宁古塔的遭遇是地狱,那女犯人的遭遇就是无间地狱。

女性流放犯到了宁古塔,根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披甲人把她们当成发泄欲望的工具,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侮辱。

这些女犯人里,有些是官员的妻女,有些是富商的家眷。

她们在家里都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突然被扔到这种地方,面对的是一群粗鄙的男人。

披甲人看中了谁,就可以直接带回家。



反抗?反抗的下场就是被打得半死,然后继续被侮辱。

有些女犯人到了宁古塔后,直接被披甲人当成妻妾,生儿育女。

但这不是幸运,反而是更大的不幸。

因为她们生下的孩子也是奴隶身份,世世代代都翻不了身。

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悲惨命运,这种绝望比死还难受。

更残酷的是,女犯人在宁古塔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男犯人至少还有可能熬到大赦,或者攒够钱赎身。



女犯人呢?她们的身体被糟蹋,精神被摧残,就算有一天能离开,也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所以很多女犯人在听到判决后,会选择直接撞墙自尽,至少能保持一点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宁古塔的生活不仅是精神折磨,更是肉体的无尽消耗。

这里的气候恶劣,冬天漫长而寒冷,夏天短暂而炎热。

流放犯要在这种环境下从事各种苦力劳动,砍树、开荒、修路、建房。

冬天的劳作最要命。

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流放犯穿着单薄的衣服,拿着斧头在雪地里砍树。

手冻僵了也得继续干,因为干不完活就没有饭吃。

有的人手指头都冻掉了,还得继续干活。



脚趾头冻坏了,走路一瘸一拐,也没人管。

夏天也不好过。

东北的夏天蚊虫特别多,那种大蚊子咬一口,皮肤上马上起个大包。

流放犯在田里干活,蚊虫叮咬,汗水浸湿伤口,疼痛难忍。

有的人被蚊虫叮咬后感染,高烧不退,也没有药可治,就这么活活烧死了。

披甲人根本不把流放犯当人看。

干活慢了,鞭子就抽过来。

病了?没用的东西,病了还得干活。



死了?正好少个累赘,拖出去埋了就是。

流放犯的性命在这里不值钱,死一个少一个,反正朝廷还会继续送新的来。

在宁古塔,流放犯面临的不仅是肉体折磨,更是精神上的彻底绝望。

朝廷把他们扔到这个地方,就没打算让他们活着回去。

就算偶尔有大赦,能够被赦免的也是极少数人。

大部分流放犯的结局就是死在这片冰天雪地里,连尸骨都找不到。

有些流放犯试图逃跑。

往哪逃?四周都是荒野和密林,没有地图,没有食物,跑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野兽、严寒、饥饿,任何一样都能要了逃犯的命。



就算侥幸跑出去了,被抓回来的下场更惨,要受加倍的刑罚,然后死得更痛苦。

流放犯之间也没有什么互相帮助。

大家都自顾不暇,谁还有力气管别人?有的人为了多一口吃的,会向披甲人告密,出卖同伴。

在这种环境下,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全都暴露出来。

原本的友情、道义,在生存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流放犯的精神防线会一点点崩溃。

今天死的是隔壁的老张,明天可能就是自己。

这种等死的感觉,比直接死掉更折磨人。



很多流放犯最后选择自杀,不是因为受不了肉体的痛苦,而是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

宁古塔作为流放地,在清朝历史上存在了两百多年。

这两百多年里,数不清的犯人被送到这里,又有数不清的人死在这里。

他们的尸骨埋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冤魂飘荡在这片天空下。

清朝的统治者用宁古塔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震慑那些敢于反抗的人。

宁古塔的存在,让所有想要挑战皇权的人都心生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来自死亡,而是来自比死亡更可怕的折磨。

朝廷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人们知道,反抗的代价是什么。



那些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罪犯。

他们可能只是说错了一句话,写错了一篇文章,站错了队伍。

在那个年代,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被流放宁古塔的人里,有才华横溢的文人,有忠心耿耿的官员,有什么都不懂的家属。

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被一纸公文改变了。

宁古塔的历史,是清朝专制统治的一个缩影。

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命有多么脆弱,权力有多么可怕。

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留下的警示却不应该被忘记。

宁古塔之所以让人闻风丧胆,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偏远,也不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有多恶劣。

真正可怕的是,在那里,一个人会失去所有的尊严,遭受无尽的折磨,看不到任何希望。



肉体的痛苦会过去,但精神的摧残却是永恒的。

清朝的犯人宁愿选择一死了之,也不愿去宁古塔受罪,因为他们知道,去了那里,就再也回不来了。

死亡至少是解脱,宁古塔却是永无止境的地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素衣读史
2025-11-04 18:17:45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兰姐说故事
2025-03-19 15:00:05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林子说事
2025-11-06 12:47:19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秋风专栏
2025-11-04 16:22:01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6 18:20:56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凯裕说故事
2025-10-28 11:34:31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空天力量
2025-11-06 13:06:50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文雅笔墨
2025-11-04 09:18:55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朗威游戏说
2025-11-07 00:54:15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19:47:03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21:27:04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05 18:35:22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匹夫来搞笑
2025-11-07 03:45:53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0:44:09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懂球帝
2025-11-06 14:39:03
2025-11-07 05:31:00
流云青史
流云青史
纪录真实事件,谈谈美秒人生。
1437文章数 1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家居
亲子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