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住建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释放重磅信号: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50亿平方米,同时15个省区市二手房交易量首次超过新房。
这一里程碑式转折意味着,传统依赖土地拍卖和新房开盘的市场评估逻辑彻底失效,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从“盖房子”到“管房子”的深刻变革。
在言叔看来,当前市场企稳的判断标准已从单一新房销售转向“新房+二手房”双指标体系。
例如,东中部成熟省份的二手房交易占比突破50%后,存量流通效率成为市场稳定器。
这一转变直接影响购房决策——
核心城市次新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性价比凸显,而远郊新盘扎堆的开发模式面临挑战。
![]()
01
住建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改造老旧小区24万个,带动6400亿元房地产相关专项债发行,同比增长89%。
这场由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的城市更新浪潮,正在重塑城市肌理与民生图景。
深圳、上海等地探索的“自主更新”模式成为典型样本。
通过政策奖励机制,业主可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制定,甚至实现“零成本升级”。
![]()
例如,上海某小区通过加装电梯和节能改造,二手房挂牌价较周边同类房源溢价15%。
言叔认为,这种“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居民受益”的机制,激活了存量住房的资产价值,催生了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千亿级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专项债资金正加速向民生领域倾斜。
2025年前三季度,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发行816亿元,同比增长1.4倍,重点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通过“原拆原建”模式,不仅消除了危旧楼房安全隐患,还通过产权置换实现居民房产增值,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标杆案例。
02
随着《住宅项目规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住房品质革命进入实质性阶段。
新规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必须加装电梯、楼板隔音降低10分贝等14项硬性指标。
这一新规,彻底打破“好房子=豪宅”的认知误区。
上海、成都等地进一步优化政策,例如放松阳台计容面积计算规则,在提升居住舒适度的同时避免成本转嫁。
![]()
住建部同步推进存量住房“逆生长”计划,通过结构安全、节能性能、适老化及数字化改造,让老房子升级为符合现代标准的“好房子”。
郑州航空港区试点的近零能耗建筑,墙体保温层厚度达12厘米,节能效率较国家标准提升45%,改造后的二手房租金上涨20%。这种“以旧换新”模式,既降低了居民改善成本,又激活了存量资产流动性。
在保障房领域,“好房子”建设同样提速。山东要求新建保障房全面执行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50%,并配套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老人跌倒报警、儿童安全监测等功能。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750多万套“保交楼”项目完成交付,司法处置优先保障购房人权益机制逐步完善。
03
新模式构建进行时,意味着房地产正回归民生本质。
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强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房、地、钱”要素的精准配置。
“十五五”期间,住房发展规划将聚焦“安居”与“提质”,告别“刺激增长”的旧逻辑,转而通过城市更新、存量运营、品质提升等新路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行业转型,更深刻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未来五年,房产将逐步褪去“投资品”属性,回归“民生品”本质。
对于购房者而言,关注“层高、电梯、隔音”等硬指标,比追逐“绿化率、容积率”的营销话术更具实际意义。
对于开发商,从“开发驱动”转向“运营驱动”将成为生存必修课。正如李宇嘉所言:“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并未结束,而是以更理性、更可持续的方式延续。”
作者:言叔,资深财经评论员,坚信 “认知才是最大的不动产”。关注我,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