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五一”假期,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当我打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母亲正坐在藤椅上织毛衣。她的银针在指间翻飞,毛线团渐渐化作细密的针脚,这场景像极了岁月里永不褪色的老照片。忽然惊觉,母爱原是一根绵长的线,从生命的起点,一直延伸到时光的尽头。
幼时的夏夜,我总爱枕着母亲的膝盖数星星。她摇着蒲扇,哼着不成调的歌谣,风里飘着茉莉香。那时我以为,母爱就是月光下的清凉,是故事里的童话,是触手可及的温暖。母亲会把我举过头顶,让我“摘”到夜空中最亮的星,笑声穿过庭院,惊起枝头的蝉鸣。那些日子,母爱是柔软的摇篮,盛满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上小学后,母亲的身影总在清晨五点的厨房准时出现。瓷碗与木筷碰撞的声响,是我最熟悉的起床铃。她变着花样做早餐,春天的荠菜馄饨,夏天的绿豆粥,秋天的南瓜饼,冬天的红糖姜茶。我背着书包出门时,她总要追到巷口,往我口袋里塞颗温热的煮鸡蛋。那时的母爱,是清晨的烟火气,是书包侧袋里永远备着的雨伞,是放学路上远远望见的那盏等候的灯。
叛逆的青春期,我像只浑身是刺的小兽。记得有次考试失利,我撕碎试卷冲母亲大喊:“你根本不懂我!”她沉默着捡起满地碎片,连夜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贴。第二天清晨,试卷整整齐齐摆在书桌上,空白处写满她清秀的字迹:“宝贝,妈妈相信你。”那一刻,我才明白,母爱是沉默的包容,是永远向我敞开的怀抱,哪怕被刺痛,依然会温柔待我。
![]()
离家上大学那天,母亲在车站反复叮嘱:“冷了记得加衣,按时吃饭……”我笑着应和,却在转身时发现她在压抑地抽泣。火车启动后,手机不断震动,是母亲发来的短信:“到了报平安”“路上小心”“想吃什么妈给你寄”。那些琐碎的牵挂,像细密的针脚,缝补着游子漂泊的心。原来母爱是长长的牵挂,是跨越山海的思念,是永远无法剪断的羁绊。
如今,我已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母亲也渐渐老去,身体不再像从前那般硬朗。可每次回家,总能看见母亲站在路口张望。她的鬓角已染上霜白,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可她依然会把我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在我床头摆上最爱吃的点心。当我依偎在她身旁,听她絮叨家长里短,恍惚间又回到了儿时的夏夜。
原来时光从未稀释母爱,反而让这份爱愈发醇厚绵长。回首这些年,从儿时的牵手相伴,到后来的目光追随,再到如今跨越千里的牵挂,母爱的长度,丈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它是儿时那条短短的上学路,是初中时家门口到街角的距离,是大学时家乡到异乡的几百公里,更是一生都走不出的温暖与眷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