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乱套了!北方冷到破纪录,南方38℃

0
分享至

10月,本该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然而今年的金秋,我国南北方天气却上演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10月10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今明两天,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中部和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与此同时,江南大部、华南北部仍有高温天气。其中,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

昨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日最高气温仅10.6℃,创下74年来同期最低值,北方多地气温冷出常年11月中旬水平。国庆长假期间,长江以南地区却经历了“史上最热中秋”。“你在北方裹着袄,我在南方露着腰”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我们所熟悉的秋天,为何突然“乱套了”?


2025年10月9日,北京颐和园内中外游客穿冬装游览。图/视觉中国

“该冷不冷,该暖不暖”或更加频繁

“今年10月上旬,北方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确实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1991—2020年,30年的10月上旬中,我国共出现过6次区域性暴雨,平均每年0.2次。而今年10月上旬,我国北方就已发生2次区域性暴雨。其中,10月9日,陕西北部、山西、京津冀一带累计平均降水量达到25—10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0毫米。

多位受访专家分析指出,近期北方降水偏多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持续稳定控制长江及江南地区。更形象地说,副高如同一个巨大的“暖气罩”,被其笼罩的南方地区晴热干旱。副高在南方“赖着不走”,就会形成一个“水汽传送带”,把海上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输往北方,这些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形成了持续的秋雨。因此,看似截然相反的南北方天气,实际上正是副高这枚“硬币”的两面。

在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看来,进入秋季,副高本应向南撤离,但相较常年同期而言,其位置异常偏北,强度异常偏强。王国复认为,副高如此“顽固”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全球变暖让副高长期增强,影响范围逐渐北扩;另一方面,拉尼娜等现象改变了海水温度,进一步助推了副高的异常。与此同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偏弱,未能形成有效阻挡,从而为副高的滞留敞开了方便之门。

活跃的台风,也形成一道屏障,牵制了副高向南撤离的脚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大气环流系统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影响,“今年9月至10月上旬,南海及华南地区异常活跃的台风,如‘桦加沙’‘博罗依’等,直接影响了副高南退的脚步”。

许小峰认为,当前我国南北气候两极分化的格局,虽然出乎公众意料,却在气候科学的“预料之中”。他解释称,全球变暖导致大气的波动性增强,这意味着极端干旱和降水等事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也会出现波动,“该冷时不冷,该暖时不暖”的现象或将更加频繁。许小峰强调,这一趋势已不仅局限于我国,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攀升表明,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持续增多,2024年我国气候风险指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多名受访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副高的异常增强、西伸与北抬趋势,未来或更频繁出现。王国复认为,未来几十年内,高温、暴雨等将更趋频发。具体而言,江南、华南等地可能面临更频繁的高温热浪,北方地区可能迎来更多强降雨过程。

南方高温何时缓解?

北方这场湿冷的秋雨,何时才能结束?王国复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预计至1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仍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但预计11日起,北方地区将逐步回暖,气温回归常年正常水平。”

相比之下,南方“秋老虎”的势力显得更加顽固。王国复指出,由于副高异常强盛且稳定,预计未来三四天,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等地还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江西及其周边高温最为强劲,湖南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最高气温还可能达到37—39℃,炎热程度历史同期少见。王国复进一步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13—15日将会有少量冷空气南下,南方高温在14—15日将略有缓和,但不会完全消退。预计21—23日,将有一次中等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届时南方“秋老虎”才有望彻底缓解。


2025年10月1日,江西南昌大士院街区的游客。图/视觉中国

王国复表示,“北湿冷、南干热”的气候格局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带来显著挑战。北方持续低温阴雨,可能导致作物减产、病虫害频发,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南方则因高温干旱,面临作物大范围受灾、灌溉水源枯竭等压力,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急剧升高,可能严重威胁生态平衡。与此同时,这种气候格局也给公众健康带来严峻考验:北方湿冷环境易诱发呼吸系统及风湿性疾病,南方持续高温则可能大幅提升中暑、心脑血管重症的发病风险,直接威胁公众健康。

多名受访专家强调,近期北方地区体感温度较低,公众可采用“洋葱式”三层穿衣法,即内层排汗、中层调节、外层防风,以灵活面对气温变化。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其需注意防护,必要时可开启取暖设备除湿、保暖,避免长时间滞留户外湿冷环境中。南方多地持续高温,公众应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需做好防晒,及时补水。无论南北方,公众都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出行与着装,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应对当前异常气候带来的多重挑战。

实习生:刘孜妍

编辑:杜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狂胜27分!火箭完爆绿军斩获3连胜!这一战,我不得不承认5个事实

狂胜27分!火箭完爆绿军斩获3连胜!这一战,我不得不承认5个事实

篮球扫地僧
2025-11-02 12:04:46
很“友好”!东契奇和里夫斯赛后互相竖中指

很“友好”!东契奇和里夫斯赛后互相竖中指

雷速体育
2025-11-01 12:42:26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连续五个季度未回购股票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连续五个季度未回购股票

界面新闻
2025-11-02 09:48:10
中午12点30开赛的英超,为何仍会有数万球迷到场观赛?

中午12点30开赛的英超,为何仍会有数万球迷到场观赛?

懂球帝
2025-11-02 12:17:09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策略述
2025-11-01 15:25:35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去大陆先想着见谁,郑丽文回答先想见爸爸!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0-27 09:47:56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0-31 14:48:40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01 18:55:03
张勋的最后六年:远离政坛,生活阔绰,死后溥仪还赐谥号“忠武”

张勋的最后六年:远离政坛,生活阔绰,死后溥仪还赐谥号“忠武”

普览
2025-11-01 21:23:29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杨华评论
2025-11-01 19:30:01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俄军围攻红军城,泽连斯基:局势严峻

俄军围攻红军城,泽连斯基:局势严峻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22:13:18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拒绝认生父21年,却花费五百万为母亲购置豪宅,撕下所有的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0-27 20:47:26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6:05
许家印为保命爆出三大靠山!百亿房东浮出水面,抱得美人归引热议

许家印为保命爆出三大靠山!百亿房东浮出水面,抱得美人归引热议

诗意世界
2025-09-26 10:31:06
俄乌战争告诉我们:中国,只有两个盟友。

俄乌战争告诉我们:中国,只有两个盟友。

老白观天下
2025-11-01 14:23:31
“穿个内衣就出来跑步,还要不要脸?”36岁女子晨跑,被大爷怒骂

“穿个内衣就出来跑步,还要不要脸?”36岁女子晨跑,被大爷怒骂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11-02 06:35:03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凡人侃史
2025-10-28 09:40:55
“苏超”夺冠,泰州市委书记、市长感谢球队

“苏超”夺冠,泰州市委书记、市长感谢球队

极目新闻
2025-11-02 07:56:44
2025-11-02 12:43:00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641文章数 20706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数码
旅游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数码要闻

樱桃推出 CHERRY STREAM ULTIMATE 外设,含可自定义电磁滚轮鼠标

旅游要闻

沪杭文旅再携手!佘山度假区带着“上海之根”的诗意来到杭州西湖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