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战进入白热化,网络空战成为决胜关键。TPOC台湾议题研究中心以QuickseeK快析舆情数据库追踪六位候选人近两周表现,出现「三龙抢珠」格局:前立委郑丽文总声量逾17万条称霸,前台北市长郝龙斌12.9万条居次,现任立委罗智强亦破10万条,其余三人不到5万条。若把民调、看好度、好感度、粉丝增幅四大指标并列,郑丽文一举囊括「支持度第一」「好感度第一」双冠,堪称最大黑马;郝龙斌虽在「看好度」以27%领先,却也是三强中「转粉率」最低,仅0.7%,网络扩张动能明显不足。
![]()
一、民调与看好度:郑丽文超车,郝龙斌「虚胖」
媒体2日曝光模拟投票结果,郑丽文30%支持度傲视群雄,郝17.4%、罗16.3%紧追在后;但问及「谁最有可能当选」时,郝以27%看好度回冲第一,郑26.1%微幅落后,罗仅11%。蓝营县市长接连表态是主要推力:新北市长侯友宜中秋夜率先喊话,南投县长许淑华、桃园市长张善政接力相挺,营造「唯一可赢2026、2028」的集体期待,替郝拉抬声势,却暂未转化为实际选票。
二、声量结构:郑丽文多元扩散,郝龙斌靠组织灌顶,罗智强社群自嗨
进一步拆解三大热门话题来源,郑丽文横跨新闻频道、政治粉专、自创议题,声量分布最平均;郝龙斌主要仰赖赵少康等党内大佬加持,议题集中“大佬挺郝」;罗智强几乎全靠个人脸书直播、po文冲高数字,扩散圈仍停留在「罗家军」同温层。好感度数值也反映此差异:郑1.14、郝1.08、罗0.98、张亚中0.9,郑是唯一正面高于负面且领先幅度最大者。
![]()
三、粉丝经济:罗智强存量冠军,郑丽文增量王者
截至10月,罗脸书官方粉丝12.1万微幅领先郝12万,郑9.8万排第三;但6月至10月增幅完全反转:郑在4个月内大涨22.25%,粉丝净增1.8万;张亚中也从2.1万升到2.8万,增幅逾33%;罗仅1.5%,郝更只剩0.7%,显见空战吸粉能力与其政治辈分未必成正比。国民党长期被诟病「年轻选票断层」,郑丽文以女性、空战、议题多元三优势,成功穿透年轻圈层,成为党内「稀有资产」。
四、性别与世代红利:郑丽文承载「蓝营年轻化」想象
六位候选人中唯一的女性,郑丽文被多家媒体点名「黑马」。当国民党苦于40岁以下支持度跌破两成,郑在25-44岁网络活跃族群里好感度最高,其直播、短影音、迷因操作均比照网红规格,让「国民党」三字罕见登上娱乐、时事双板块热搜。党内人士坦言,若明年地方选举仍靠传统组织动员,恐再流失百万人气;郑的「空战模板」成为检验能否重返执政的试金石。
五、风险与变量:郝龙斌的「组织牌」能否在最后时刻翻盘?
郝阵营评估,网络声量不等同党员票,蓝营35万党员中,逾六成逾55岁,投票率最高族群反而是「最不在网上发声」的一群。郝藉全台里长、议长系统固桩,搭配看好度领先的「胜利者形象」打组织战,希望复制2021年「朱立伦模式」后来居上。然而地方党部反映,年轻党员比例虽低,却常是「意见领袖」,能左右长辈投票意向;郑丽文若持续霸榜,可能产生「西瓜效应」,让中间党员在投票日倒向「有胜算」的网红候选人。
六、结论:国民党面临「空战or组织」路线抉择
两周数据已清晰显示,谁能在网络世界创造话题、赢得好感,谁就能主导选举叙事。郑丽文以30%支持度、1.14好感度、22.25%涨粉率三线胜出,证明「空战」绝非昙花一现,而是牵动党员心理预期的关键杠杆;郝龙斌虽握有县市长力挺、看好度第一,却难掩线上动能枯竭的危机;罗智强社群能量虽高,却受限于同温层,无法外溢。最终不论谁当选,国民党都必须回答:要继续抱紧「组织基本盘」赌2026,还是借此契机把「空战基因」写入党章,让政党形象与台湾主流舆论重新接轨。主席选举不只是人选之争,更是路线与世代之争,而网络声量已提前把这道选择题摊在阳光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