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越南人吐槽:上学第一天开始,“中国”就占据了我们历史课的80%

0
分享至

《——【·前言·】——》

越南的历史课,从第一节开始,就绕不开“中国”两个字。

翻开课本,年号、制度、文字全是熟面孔。

学生开玩笑说:这到底是越南史,还是“中国通史”?越南的历史,到底是谁的影子太浓?





千年压顶

翻回214年前,秦军一路南下,灭了百越,在岭南设郡治民。

象郡这个名字写进了《史记》,也刻在了越南史的开篇,越南北部,自此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汉朝接力,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军政一体,郡县制一路推进到红河平原。



越南,不再是“蛮荒”,成了“郡属”,越地的行政长官直接由中原任命,赋税、兵役、律令,照抄不误。

唐朝来了,干脆设“安南都护府”,指挥全境。

越南的王,不是王,是刺史;越南的官,戴的是唐制的冠。

三百多年里,连百姓的年号都得跟着改,唐中宗登基,交趾百姓换历,唐玄宗年间,越南地方官上表贺诞辰。

但教科书里,写得很含糊,一边说“文化交流”,一边又强调“自主抵抗”。

抵抗确实有,比如公元40年的“二征夫人起义”,在越南教材中是民族英雄,在汉史中只是地方叛乱,很快被镇压。



问题是,后来呢?

东汉、东吴、晋、隋、唐,轮番统治,地方造反刚冒头就被压。

五代十国才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但很快宋军就打上门,勒令称臣。

越南史不敢掐断和中原的联系,因为掐不断。

越南的建国皇帝黎太祖,死前还派使者去汴京请宋仁宗册封,拿到“南平王”封号才算安心,就连国号“大越”,也得宋廷默许才敢使用。



大多数越南史学者承认一个事实:越南的国家意识,是在被统治、学习、模仿中逐渐成型的。

独立不是一下就来,是在不断被收编、再反叛、再依附中,被逼出来的。



形似骨化

越南脱离直接统治后,选了另一条路——照着中国制度造一个“小中原”。

十世纪初,丁部领击败南汉,称帝建立丁朝。

国号“大瞿越”,宫廷制度、朝服、诏令,照搬唐制,文官、武将各设四品,封侯赏赐有礼部出文书,宋朝对丁朝的评价是:“其制类我。”



宋制六部制,越南也有六部,宋朝设太学,越南仿设国子监,科举、贡士、进士,一套不落。

诏书要写“奉天承运”,印章仿照“天子之宝”;连官员上朝的行礼顺序都一模一样。

用字也是一样的方向,越南书写用汉字近千年,自称“文言之国”。

从丁朝到后黎朝,官方文书全用汉字,连家谱、契约、墓志都一律如此,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越南普通人还要靠“汉字先生”读结婚证书。

越南古代诗人阮攸被称为“越南李白”,因为他的诗全用汉文写,风格上仿唐,句式上仿宋。

《红楼梦》传入越南后被争相翻译,一些越南文人甚至开始写“本地红楼”,模仿曹雪芹的结构、笔法和人物设定。



但教材又怎么写?一方面要说明“自主文化传统”,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那套。

像走钢丝一样——写多了怕没自我,写少了怕内容空。

连节气也跟着走,越南南部全年高温潮湿,但小寒、大寒、清明这些节气依然印在农历上,写在课本里,讲给孩子听。

越南学生学到这里时,脑子是懵的:我们过的节,咋全是中国的影子?

这种“骨化”式文化延续,到今天都没断。

越南现在用的是,拉丁字母拼写的国语字,但核心词汇里,60%以上都是汉字词。



例如“国家”、“经济”、“社会”、“人民”、“文化”、“历史”,发音略变,词根一样。

有人说这不算影响,那就看看“春节”怎么说——Tết Nguyên Đán,音近“节元旦”。

上学第一天学“历史”两个字,已经是“汉语+法语”混搭产物了。

教材想避开中国,却一页都绕不开。



史书撕扯

越南教材绕不开中国,但又不愿“服气”,于是一个扭曲的历史叙事开始出现。

秦军南下叫“入侵”,但设郡设县又得写上去;汉武帝灭南越叫“侵略扩张”,可“交趾”这个词从头用到尾。



明面上要批判,实则每页都在借用。

二征夫人起义成了“反压迫女英雄”,但历史现实是,这场起义只撑了一年,东汉名将马援率军南征,战船顺红河而下,一战定乾坤。

可越南教科书里的描述是:姐妹二人“几乎收复全部失地”,后来“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学生一边读英雄事迹,一边翻地图看到了问题。

越南地理板块上画出了“古越南”的疆域,居然包进了今天的广西、云南。

教材注释里说:“古代百越皆属越南文化影响范围”,但翻回秦汉时代,这些地方行政隶属于中央,文书、军事、制度完全归中原管理。



学术界不是没人质疑,2007年中越学者座谈会上,中国史学家指出:“‘南越’文化本属杂糅体,不能简化为越南先”,越方代表回应却是:“我们尊重多元解释权。”

说白了,教科书是写给学生的,不是写给历史的。

越南教育部曾尝试改革,教材换了批专家,把“儒家文化”改称“外来意识形态影响”,把“郡县制”改写为“地方控制体系”。

问题是,删不掉的内容太多。

交趾太守、刺史、科举、唐制六部、儒家官学……全是实打实的制度与人事任命。

史实本身就是,中原制度,对越南社会的直接投射,删了没法讲,留了又别扭。



这不是编教材,这是一场文化叙述的硬碰硬。

另一边还在出问题,新版教科书把南越国(赵佗所建政权)定位为,“越南最早政权雏形”,结果学界直接分裂。

保守派历史学者怒斥:“赵佗是秦人,他建的政权是在南海的中国殖民地上,怎能算越南鼻祖?”

可问题在于——越南这几百年早期历史里,能拿得出手的政权极少。

如果不用赵佗,就要从十世纪才开始写本土政权,那前面的空白谁来填?



于是就尴尬了:既要骂秦汉是侵略者,又要靠秦汉的地名、制度、人物来拼补历史线索。

越南学者也矛盾,河内大学的历史系学生吐槽最多的一句话是:“一边要我们痛恨中国,一边又让我们背《大学》《中庸》原文。”

两头都不沾,教材写得像在绕口令。



学生纠结

学生最早反应过来问题的,不是学者,是那群被逼着背课文的小孩。

“我爸是学中文的,我妈是教历史的,结果我上历史课,都搞不清自己国家是怎么来的。”这是河内一名高中生在网络论坛上发的帖,底下评论全是共鸣。



“上学第一天,中国就在我的历史课里出现了。”

小学学南越国,中学学唐宋郡县,高中讲科举制度和儒学传承,一页一页翻,都是“这是谁影响了我们”,不是“我们是谁”。

越南教育部做过一个内部调查,结果让人脸红。

从公元前214年到1885年中法战争为止,教材内容里和中国,直接相关的条目高达82%。

也就是说,越南史在教材里,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写和中国打交道。



这还没算近代段落——清末、民初、抗战、越战,各种条目依然离不开中国背景。

学生困惑,老师也难教。

一位越南历史教师在博客上直言:“我们正在教授一门我们竭力想要摆脱、却始终离不开的历史。”

日常生活也在打脸。

越南人讲春节讲“Tết”,但习俗一摸,全是中国套路:放鞭炮、拜祖宗、贴红纸、压岁钱、年夜饭……哪一项不是汉文化移植?



家里挂的对联写“福寿安康”,背后一查,是宋代流传下来的词组。

学生一边学“反抗压迫的民族独立精神”,一边在家里过着“中原标准节日”。

越南年轻人爱看中国古装剧,越剧、秦腔、汉服走在大街上被当成“潮流文化”。

有汉语培训班爆满,有留学中介排队。



你越是强调“不是中国”,现实却告诉你: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就刻进了那条线里。

文化认同像根断了又连的绳子,越用力拉,越打结。

有个学生的日记这样写:“如果中国没来,我们可能没这么多文化;可正因为它来了,我们好像永远也逃不掉。”

参考资料:
刘士永,《越南古代文化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影响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邵佳一备胎?足协接触亚洲名帅,或加入国足教练组,谈判正在进行

邵佳一备胎?足协接触亚洲名帅,或加入国足教练组,谈判正在进行

国足风云
2025-11-14 09:04:25
明年北京公交专用道使用将再调整,快速公交道或改为早晚高峰启用

明年北京公交专用道使用将再调整,快速公交道或改为早晚高峰启用

新京报
2025-11-14 17:54:05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春秋论娱
2025-11-14 07:27:51
4大岗位被正式移出事业编!“铁饭碗”时代结束,合同制成常态!

4大岗位被正式移出事业编!“铁饭碗”时代结束,合同制成常态!

搬砖营Z
2025-11-10 21:52:02
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 南昌市委政法委原书记吴建平被“双开”

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 南昌市委政法委原书记吴建平被“双开”

红星新闻
2025-11-14 15:54:30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扶苏聊历史
2025-11-13 16:33:26
“冷美人”退赛!荒野求生第37天晕倒,复查不合格

“冷美人”退赛!荒野求生第37天晕倒,复查不合格

九方鱼论
2025-11-14 14:44:36
53岁汪峰再次喜当爹!5个孩子4个妈,前妻葛荟婕:又在繁殖了

53岁汪峰再次喜当爹!5个孩子4个妈,前妻葛荟婕:又在繁殖了

赵钇是个热血青年
2025-06-01 05:12:17
28天23板!002713,停牌核查!股价严重背离公司基本面!

28天23板!002713,停牌核查!股价严重背离公司基本面!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4 07:54:17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11月14日俄乌最新:F-16击落苏-30?

西楼饮月
2025-11-14 18:05:03
当年追刘德华追到家破人亡,如今她47岁独居未婚,王晶说得真对

当年追刘德华追到家破人亡,如今她47岁独居未婚,王晶说得真对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9 12:56:40
突发!曝知名港星林小湛老公去世,移民加拿大,回国第四天传噩耗

突发!曝知名港星林小湛老公去世,移民加拿大,回国第四天传噩耗

裕丰娱间说
2025-11-14 14:23:45
加拿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 新的制裁

加拿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 新的制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08:11:43
百姓迎来好消息!11月起这些费用全面取消,家家户户都受益

百姓迎来好消息!11月起这些费用全面取消,家家户户都受益

白马惊天剑
2025-11-14 13:46:09
国乒洛杉矶奥运会名单分析:4人确定,3人待定,2人可能落选

国乒洛杉矶奥运会名单分析:4人确定,3人待定,2人可能落选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13 19:31:58
越来越看不懂潘展乐了,为何才过一年,就连全运会金牌都拿不到了

越来越看不懂潘展乐了,为何才过一年,就连全运会金牌都拿不到了

赵或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13 09:59:18
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

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0:24
1971年国宝九龙杯离奇失窃,周总理只用一招,巧妙让外宾主动归还

1971年国宝九龙杯离奇失窃,周总理只用一招,巧妙让外宾主动归还

丞丞故事汇
2025-11-13 11:30:22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新京报
2025-11-14 15:14:08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3 14:47:42
2025-11-14 19:15:00
蜉蝣说 incentive-icons
蜉蝣说
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8768文章数 4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游戏
艺术
家居
军事航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我一年建好 你呢?” 帝国大厦官方嘲讽GTA6跳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