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泰百货寻找的三种新路径,构筑了其在西安的稳固基本盘。
![]()
撰文丨miaomiao
编辑丨锐裘
在“文旅商融合”被频繁提起的这几年,它早已不只是一个热词。
从城市到县域,从大型文旅综合体到区域级项目,这一趋势正从概念走向落地,各地都在尝试用商业激活文旅体验,用文化内容延长消费链条。
事实证明,这条路正在产生可见的成果。文旅不再只是“内容包装”,而成为重塑商业空间意义的一种力量。
一些久经沙场的商业早已有所行动,并主动寻求空间的变化,让商场不仅仅是消费场所,而是能承接流量,转化情绪消费的“第二目的地”。
在这个趋势最热的时刻,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西安——
这座兼具文化底蕴与旅游热度的城市,同时也是西北地区的商业中心,在这里,文旅带来的流量红利与本地商业的进化节奏正在交汇。
我们选择将银泰百货作为观察样本。这家大本营在浙江,却很早进入西安市场,完成了多商圈、多景点的商业布局。通过地段不同、定位各异的项目,它展示了文旅商融合在地化的不同解法,也折射出本土商业在文旅浪潮中寻找新平衡的路径。
![]()
小寨银泰百货
![]()
城市热度的新承接者
西安的文旅热度来得并不意外。
从大唐不夜城到钟鼓楼,再到大雁塔,整座城市的游览路线密集而立体。20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夜游经济贯穿全年;演艺文化也十分强劲,每个周末都有大型演唱会登场。2024年,西安全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2025年暑期,它依旧稳坐热门目的地TOP10。
![]()
大唐不夜城的不息人流
夜色、国潮、汉服、音乐叠加在一起,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具感染力的场景。
当城市以这样的频率被“看见”,商业也自然成为城市体验的延伸地,承接流量、消化热度、创造新的留存场景。
钟楼开元商城是最直观的例子。
与钟楼仅一街之隔的地理位置,让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城市窗口。但它并未止步于“近景优势”,而是让优势更优,利用空间向上延展:利用5至8层的屋顶打造出2607㎡的“钟楼观景天台”,让地标景观与商业空间实现了物理与视觉的双向联动。
![]()
观景天台
从8层进入,层层串联的主题装置延展着游逛体验:赛博风的秦俑装置、祈福互动的“敲钟”体验区、最佳视角的打卡平台,这些“景中之景”,在傍晚灯光亮起的瞬间,构成一条自然上升的城市观景线。
![]()
秦俑IP装置
![]()
![]()
晚霞中的钟楼和天台
人们举起手机记录金色车河和钟楼景色,这些画面被不断上传、扩散,让商场本身成为“被观看”的新地标。
除了大众文旅流量承接,开元商城内部的LED竖屏也被利用起来,成为演唱会经济下,粉丝应援的重要媒介,让演唱会流量自然汇入商业空间。慢慢的,这里还形成了大屏合影的“最佳打卡点”,甚至连明星本人都会慕名而来,与背后屏幕里的自己同框留影。
钟楼开元商城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打开场外天台,打开场内广告屏,接住了城市热度,接住了粉丝情绪,也为自己原本只是传统百货的属性,打开了新局面。
![]()
![]()
莫文蔚亲自打卡大屏
而在向南延展的文旅主轴大唐不夜城景区,曲江银泰百货则选择了以文化共建的方式,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多家博物馆合作。放眼全国,它也许是坐拥官方文创馆数量最多的商场: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店全国首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创馆全国首店、西安博物院文创生活旗舰店、大相文博潮物坊全国首家旗舰店……游客在逛街的同时,也能完成一次“文化体验的消费闭环”。
![]()
![]()
陕历博文创
不仅如此,项目还在二层打造了超6000㎡的汉服体验街区,为沉浸式夜游带来丰富选择;三层引入文旅IP“袁家村”,将关中地区各类小吃、手工作坊汇聚到商场空间,提供特色鲜明的一站式美食体验。
![]()
无论是钟楼开元商城的观景天台,还是曲江银泰百货的文创共建,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不再把商业当作“目的地”,而是把它视作城市体验的延展层,让“打卡”不止于拍照,而成为重新观看城市的一种方式。
![]()
打卡之外,
以年轻文化形塑城市新貌
如果城市的热度让西安变得更鲜活,那年轻文化的兴起,则让这种鲜活有了新的精神气质。
银泰百货在西安的三个项目中,小寨银泰百货的气质最为特别。它所处的商圈被20多所高校环绕,覆盖130万大学生——这片区域的日常,几乎就是西安青春的缩影。
当大多数商场还在用快闪、首店吸引年轻客群时,小寨银泰百货选择了另一条路:让自己成为西北Z世代文化的聚集地。
项目以二次元文化为锚点,引入了五十余家相关品牌,从手办模型、三坑服饰、谷子周边到主题咖啡,密度极高。一进入场内便被徽章、立牌、海报、挂件等琳琅满目的二次元IP产品所包围,目之所及都是争相选购的爱好者。
![]()
![]()
在谷子店内选购的消费者
但真正让空间“发热”的,不只是这些零售空间,而是它们背后的社群活力。户外、中庭、过道、乃至电梯旁的空地,都开放给爱好者使用;项目还专门设置了妆造间、舞台,为年轻人提供充足的表达舞台。
所以,当走进小寨银泰百货时,你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这不像一个商场,更像一个巨大的社团活动现场。电梯口有人在排练宅舞,妆造间里有人整理服饰,中庭的签售区人头攒动,粉丝们自发聚集,沉浸在共同的兴趣氛围里,场景自然且生动。
![]()
![]()
妆造间(上);电梯旁的宅舞区域(下)
在这样的空间中,空间逻辑和消费链路已悄然改变,买东西成了附属行为,找到同类、被理解、一起玩,才是主角。
据统计,2024年小寨银泰百货客流同比增长56.5%,成为西安新的“景点式”商业目的地。
![]()
![]()
从表象上看,这是一次主题化的业态创新;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当商业主动拥抱兴趣文化,它不再只是承接流量,而是在生成新的城市文化能量。
小寨银泰百货的实践,以二次元重构了文旅商融合的新场景,让年轻文化真正走进城市日常,让年轻人找到归属与表达的角落,也让商业与文旅热度实现可持续的互相滋养。
![]()
沉淀流量:与本地生活共存
无论是借地标优势吸引游客,还是以圈层文化凝聚同好,前两部分所呈现的,都是银泰百货在流量场中的亮眼打法。
但对于任何商业体来说,真正的竞争力不在流量的高峰,而在热度褪去后的留存;如何在网红化与日常化之间找到平衡,决定了商业的可持续性。银泰百货的答案是:以精细化运营,重新贴近本地生活。
![]()
以钟楼开元商城为例,虽然游客络绎不绝,但这家百货商场的消费主力依然来自稳定的本地客群——这也是大部分文旅商型商业的结构特征,流量型客群来自游客,消费转化型客群来自本地客群,毕竟后者才是日常生活在城市的群体。美妆、黄金珠宝、服饰等品类,这样的常态化品类销售来源,自然也是后者居多。
如场内包含60多个美妆品牌实现大而全布局,提供稳定、高品质的购物选择;同时,还有全年常态化提供免费洗衣、改衣、洗车、贴膜、美甲、打印照片、礼物包装等基础服务满足日常需求,线上社群按月发放会员权益以及逐步升级地板、灯光等场内外硬件,努力成为周边3-5公里内的教师、护士、白领等群体离不开的生活据点。
![]()
![]()
场内排队领取权益的消费者
在曲江银泰百货,双重客群并行的策略更加明显。
一方面,它通过官方文创馆和夜游活动迎接外来游客。另一方面,也精准捕捉周边高净值社区的消费需求,引入国际高化与高端服饰品牌,保证城市中产阶层的日常品质。这种“前端文化、后端生活”的组合,让文旅消费与本地日常形成互补,而非竞争。
![]()
曲江银泰百货
小寨银泰百货的经营逻辑则更具“年轻社区”感。
它与周边高校保持长期互动,很多活动本身就来自学生社群的提案;商场提供场地、设备与资源支持,让“用户”成为真正的内容共创者。在这样的关系中,商业超越了买卖本身,变成一种陪伴式的存在。
![]()
当一座城市因为文旅而爆火,身处其中的商业体,不应只是被动的流量受益者。
银泰百货在西安的三个项目,各有侧重,却指向同一个核心:从承接热度、到生成文化、再到沉淀生活,呈现出文旅商融合的三个阶段性路径。
当然,我们更想强调的,是承接了流量之后的常态化的运营,这是回归务实商业转化的重要一步,正是这些看似细碎的运营功夫,让银泰百货得以在节假日的爆发与日常的平稳之间,形成一种内生的循环,也构筑了银泰百货在西安的稳固基本盘。
让游客与本地人都能在这些空间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商业体才会获得不止步于流量,而是深入到城市的新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