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arlETF
前几天针对中证红利指数做了一个对数回归,很是凸显了红利投资的可爱。
当然也有细心的读者问,这里面对数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突然想到这是个好问题,甚至某种程度上,对数坐标轴会影响一个长期投资者的投资观。所以,在此展开聊聊。
当你打开一个行情软件,无论是电脑上的还是手机上,一般情况下,默认的都是“普通坐标轴”。
什么是普通坐标轴?
其实就是我们正常世界中的坐标轴,类似我们用的直尺,刻度是等距的,从 100 到 200,与 200 到 300,在屏幕上的距离是等长的。
但这个坐标轴,在投资世界是有误导性的,因为从 100 到 200,涨幅是 100%,而从 200 到 300,涨幅只有 50%了。
做投资,核心是收益率,而不是投资标的绝对价格的变动,也正因此,普通的坐标轴会产生极大误导的。
于是,就有了对数坐标轴,在对数坐标轴上,相同的百分比涨幅,是等距的。从 10 到 100,和从 100 到 1000,在坐标轴上的距离是相等的。
当我们在观察一个标的的长期走势时,这两个坐标轴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直观感受。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在 2006-2007 年的牛市中,在差不多 3500 点前后,不少价值投资者就开始离场了。
哪怕如今事后回顾,许多人知道那波牛市 6000 点后有多惨,但许多投资者依然觉得 3500 点离场太早,从 996 涨起来不过涨了 2500 点,而后面还有 2500 点的涨幅,半山腰就离场,未免不尽兴。
以普通坐标轴(下图)来看,的确是会有这样的感觉。
![]()
但是,当你将坐标轴切换至对数坐标轴,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 2007 年那波始于 996 点的超级大牛市,真正惊心动魄,有巨大赚钱效应的,是最开始的那几波,3500 点其实已经是“鱼尾”——但很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往往是在指数达到 2000 点、3000 点,被动辄 1000 点的涨幅所吸引,后知后觉地进入 A 股市场,一开始就遇上了鱼尾行情,自然稍有不慎就会“被套许多年”。
![]()
正因此,之前在用居民存款和总市值比预测本轮上证指数的潜在目标位时,我特别强调了用对数坐标轴,才会不夸大“钱景”。
![]()
这里,我聚焦 2014 年以来的行情,重绘一下目标区间,方便诸位更好的去判断我们可能身在何处——当然,肯定是对数坐标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