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根据路透社10月7日的报道,有内部消息指出,隶属于印度政府的国家级能源企业——印度石油公司,已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方式,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多批次原油货款。
3
此举标志着印度在中断两年之后,再度启用人民币作为对俄石油贸易的结算工具,重新开启这一金融路径。
4
![]()
5
莫迪宁为何这么干
6
不少人或许感到困惑:为何莫迪领导下的印度选择绕开美元和卢比,转而使用人民币进行大宗能源交易?
7
最根本的动因,在于确保国家能源供应链的持续稳定。
8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国内约七成的原油需求依赖外部输入,以支撑其庞大的工业体系、交通网络以及电力与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9
而来自俄罗斯的低价原油资源,已成为维系印度经济活力的关键支柱。
10
![]()
11
通过锁定这些价格优势明显的能源供给,印度不仅能够降低炼油成本,还能为下游产业提供可预测的原料保障,避免因国际支付通道受阻而导致炼厂停产,进而冲击民生与制造业链条。
12
此次引入人民币结算机制,表面看是一次技术性调整,实则反映出印度在全球地缘能源格局和金融秩序变动中所采取的现实主义策略。
13
优先稳固本国能源命脉,再图长远战略布局,成为当前政策的核心逻辑。
14
![]()
15
其次,这一举措也蕴含着对现行美元主导体系的审慎挑战。
16
2023年,美国曾公开施压印度,要求其停止采购俄油,但新德里方面明确回应:“制裁是你们的选择,购买高性价比能源是我们的权利。”
17
如今改用人民币完成交易,进一步释放出印度希望打破单一货币依赖、拓展多元支付渠道的战略意图。
18
这不仅是规避潜在金融风险的手段,更是一种向全球传递的信号:国际贸易不应被单一货币垄断,各国应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19
![]()
20
此外,这也可视作一次对中印经贸互动空间的试探性操作。
21
尽管两国在边境地区存在长期摩擦,军事对峙偶有发生,但双方在产业链和市场层面仍保持深度交织。
22
印度借由人民币结算俄油,一方面可减少对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也能观察中国在跨境金融合作中的开放程度与响应速度。
23
长期以来,印度希望扩大对华出口规模,但受限于中国市场准入规则严格、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进展缓慢。
24
若此次人民币结算能换取中方在贸易便利化或结算效率方面的积极回应,例如简化清关程序或推动本币互换协议深化,那么这项安排将具备显著的互利潜力。
25
![]()
26
总体而言,莫迪政府此次决策兼具多重考量:既保障了关键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又在国际金融领域对美元霸权投下了一枚温和却有力的问号,同时还悄然测试了与中国深化金融协作的可能性,可谓一石三鸟。
27
两年前也曾用人民币结算
28
回顾2023年,印度自俄罗斯进口商品总额高达415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原油与燃料产品;而同期印度对俄出口额仅为30亿美元左右,涵盖药品、农产品及部分机械设备。
29
巨大的贸易逆差导致俄罗斯积累了大量印度卢比,但由于卢比不具备广泛国际流通能力,这些资金难以用于采购高端装备或投入其他国际贸易场景。
30
![]()
31
面对这笔“花不出去的钱”,俄方只能尝试将其兑换为人民币,继而转向中国市场采购所需物资。
32
经过数轮繁琐转换后,俄罗斯方面逐渐失去耐心,最终明确提出:今后与印度的能源交易,只接受人民币或卢布结算,拒收卢比。
33
这一立场迫使印度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外支付架构。
34
![]()
35
进入2024年后,部分印度私营炼油企业曾短暂尝试以卢布结算俄油订单,试图满足俄方要求。
36
然而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卢布汇率波动剧烈、外汇获取渠道受限且清算机制不畅,整体交易成本甚至高于使用美元结算,造成额外财务负担。
37
这种“名义自主、实质亏损”的局面让企业难以为继。
38
最终,各方达成共识:恢复使用人民币结算,既能满足俄罗斯收款需求,又能维持印度能源采购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39
![]()
40
结束美元霸权
41
美国凭借其全球最大经济体量和成熟金融基础设施,长期掌控着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与结算规则。
42
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稀有矿产等战略资源,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形成了牢固的“石油-美元”循环体系。
43
在这种机制下,美元不仅仅是交易媒介,更是美国实施地缘政治施压的重要工具。
44
![]()
45
一旦某国触碰美方红线,其海外账户可能被冻结,跨境支付渠道会被切断,相当于在全球金融系统中“被删除”。
46
要动摇这一霸权地位,仅靠口头抗议无济于事,必须付诸实际行动。
47
第一步,便是推动国际贸易逐步脱离美元轨道。
48
目前印度以人民币购买俄油、德国与俄罗斯探讨欧元结算天然气、东盟国家推进本地货币交易倡议,都是此类努力的具体体现。
49
![]()
50
当越来越多国家在双边或多边贸易中放弃美元,全球对其依赖度自然下降,美元的绝对主导力也将随之削弱。
51
第二步,构建安全高效的替代性支付网络。
5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背后,不只是推广一种结算货币那么简单,更需要配套建设跨境支付系统(如CIPS)、开放金融市场、完善资本项目管理机制,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
53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研发独立于SWIFT之外的结算平台,旨在提升自身金融主权,防止未来陷入被动封锁境地。
54
![]()
55
第三步,推动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
56
如果各国央行不再将美元视为唯一安全资产,而是增持黄金、特别提款权、人民币或其他强势货币,那么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将持续下滑。
57
近年来,俄罗斯大幅减持美债并增持黄金,中国稳步提升人民币在外储中的份额,印度也在悄悄调整其外汇资产配置比例。
58
这就如同消费者原本只信赖某一品牌快消品,后来发现其他品牌质量更优、价格更低,市场格局便悄然生变。
59
![]()
60
终结美元霸权绝非短期工程,也无法由单一国家独自完成。
61
它是一场涉及外交协调、金融创新、技术支撑与战略耐力的系统性变革。
62
关键在于让国际社会意识到:跨国交易与资产持有并非只有美元一条路可走,美国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单极控制”并非永恒不变。
63
随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只要各国持续推动本币结算、共建替代通道、优化储备结构,美元的绝对优势终将被稀释,一个更加平衡、包容的国际货币体系有望逐步成型。
64
![]()
65
总结
66
看似微小的结算方式转变,实则正在撬动一场静默却深远的金融秩序重塑。
67
当前局势尚未定型,但方向已然清晰:全球资本流动正经历结构性重组,新的规则框架正在孕育之中。
68
参考来源:
69
7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