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高强度工作8天后,今天(9日),江西景德镇的炸鸡摊主李俊永(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终于能喘口气了!
今年9月,“鸡排哥”凭借脱口秀式的互动以及“6元鸡排附赠600元情绪价值”火爆出圈,被网友笑称为“鸡排主理人”。国庆长假期间,“鸡排哥”热度持续走高,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但随着“泼天流量”而来的问题和困扰也不少。部分顾客因他疲惫沉默而指责“没情绪价值”;甚至被人群围堵至墙角,自感“人都要窒息了”。相关话题“鸡排哥太累没说话被指没有情绪价值”、“鸡排哥干出痛苦面具”、“鸡排哥称我人都要窒息了”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10月8日,鸡排哥发布视频向游客致歉,并宣布于10月9日(今天)休息一天。
“鸡排哥”走红:
6元卖出了600元的情绪价值
被网友们亲切地唤作“鸡排哥”的摊主,名叫李俊永,江西南昌人,在景德镇生活42年,在景德镇一所中学附近摆摊已有5年。
他的摊位十分简朴,一口铁锅、一辆三轮车便是全部家当。每天清晨六点,他便推着摊子出摊了。早上卖肉夹馍,中午开始卖炸鸡排,晚上十点收摊,一天干16个小时。
“鸡排哥”有着自己的经营原则:卖给学生便宜1元;下午四点半后,要让学生先买;客人装鸡排的袋子要永远敞开。
![]()
尽管摊位前排着长队,“鸡排哥”却毫不慌乱,出货安排井井有条,时不时会爆出一些“金句”:
“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
“做完你的,我做你的……我心里有数,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
“你的口味就是我的标准。炸不到位,我将无法原谅我自己。”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
“请做好相关准备,美味即将到来 ”
“这个鸡排有点大,请你原谅我,大到无法想象”
“任何时候都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点。不在于吃什么东西,而在于我们的心情是开心的。”

急躁的排队等待,增添了一份“人情味儿”,一下子变成了愉快的社交体验。
有网友称他是“情绪价值天花板”;
有网友说“鸡排哥”的话术“念起来很解压”;
有网友感慨:“6元的鸡排,600元的情绪价值”;
还有网友称“买鸡排附赠情绪价值,买的不是鸡排是快乐”。
![]()
带火一座城
“鸡排哥”累到“没了情绪价值”
“鸡排哥”火了,带动了当地文旅热。
有游客称,专程赶赴景德镇,就是为打卡“鸡排哥”而来。还有网友表示,“全网都在馋这一口”。
9月28日,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方账号发视频称,授予李俊永“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
有了新身份,李俊永卖力吆喝,向全国网友发出邀约:“美味无需等待,国庆欢迎来江西!”。
在国庆前突然接到这一泼天流量,景德镇当地迅速“严阵以待”,为“鸡排哥”成立了2至4人的工作专班,维持现场秩序,引导顾客购买。
“鸡排哥”则拉上了全家一起“顶班”。“鸡排嫂”“鸡排舅”“鸡排侄”……一个个真实亲戚组建成“鸡排家族”, 在景德镇景区增设了11个分流摊位。
即便如此,假期人流高峰带来的压力还是远超想象。在国庆当天,“鸡排哥”的摊位开卖前,摆摊的“鸡排大道”现场就已排起长队,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鸡排哥边做鸡排边回应顾客花式提问,不让一句话落在地上。接下来几天,鸡排哥持续着高强度的工作,其曾在采访中透露一天仅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附近商户人员告诉记者,在“鸡排哥”摊位排队的人基本要等两三个小时。有网友称,“鸡排哥”明显很疲惫,感觉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还有人表示,鸡排哥忙出“痛苦面具”。
![]()
10月3日晚10时,有记者看到,忙碌了一天的“鸡排哥”收摊准备回家时被现场顾客要求合影,“鸡排哥别走,求你了,能和我合个影吗?”
在众人的拥簇之下,“鸡排哥”一度被挤到了墙边。在满足了多位顾客的合影要求后,“鸡排哥”好不容易挣脱了包围,无奈地表示:“何必要那样挤啊,我真搞不懂了,我挤在那个地方,是一点空气都没有了,我人都要窒息掉了。本来拍照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就非要这样挤,我说话都说不出来了。”
![]()
“鸡排哥”意外爆火后,其所在的景德镇或成最大赢家。据统计,国庆假期,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0%。10月1日,景德镇酒店入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不少网友评论称,“景德镇鸡排主理人”让景德镇成了许多网友的旅游目的地。
“鸡排哥效应”不止于此。因为排队购买鸡排的人太多,黄牛代购由此诞生。有网友发布了200元代买开摊第一份鸡排及靠前号码的服务,获取“满满情绪价值”。
![]()
“鸡排哥”走红背后的老问题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个例。近些年来,从“鹅腿阿姨”成为高校学子的深夜慰藉,到理发师晓华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再到拉面哥凭借15年不涨价的淳朴戳中人心……市井烟火的朴素温情一次次被“泼天流量”眷顾,确实令人欣慰。但爆火之外,也有许多烦忧,平静生活被打破,喧嚣、滋扰乃至一些恶意攻击也纷至沓来。比如,“鸡排哥”走红后,有人声称“鸡排哥”借此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购置多套房产。甚至还有人冒充“鸡排哥”已经故去的岳父、父亲来赚流量……一番折腾下来,围观甚至变成了“围剿”,不少摊位因不堪其扰关门谢客。
见多了“从红极一时到归于平静”的故事,再看如今鸡排哥的“压力山大”,难免让人为之担心。“流量担当”的背后,有几个人能应对如此爆炸式的关注?闹闹哄哄秩序怎么维护,人满为患“产能”供不应求,再加上一言一行都被放大,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把人压垮。
![]()
试想,代入鸡排哥的角色,看着那么长的队伍,那么多的镜头,还能像以前那样,轻松随性幽默爆梗吗?长时间、高强度的节奏下,身心消耗无疑是巨大的,“他不怎么说话了”或许已经是最小的负面效应了。当鸡排哥被累到无语、堵到窒息,这场热闹的“情绪奔赴”还能否好好维系?
热闹与纷扰的双面故事,其实又一次提出了那个老问题:文旅,如何将“蜂拥而至”化为“细水长流”?流量能点亮一盏灯,能让人们看见那些寻常的奋斗旅程、炙热的生活态度,也能让人们看见一座城的烟火与底蕴。无论个人还是城市,要从网红到长红,固然要用心做足服务,更需要一定的包容和空间。有节奏的呼吸,足够的留白,才能真正营造轻松、愉悦的旅游氛围。
鸡排哥的话题登上热搜,也逐步成为引发公众反思的契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围观伦理的边界:平台需要反思算法推送的伦理责任,公众则需要将“打卡式共情”升华为“有距离的尊重”——这尊重意味着,不因自己的喜爱去侵占他的生活,不因自我的感动去苛求他的完美。守护一个普通人“随心所欲”的权利,远比将他捧上神坛再围观其跌落,更能丈量一个社会的文明尺度。
关于“鸡排哥”引发全网热议
你怎么看?
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
![]()
编 辑 | 顾颖
综合 | 央视网 中国新闻社 蓝鲸新闻 极目新闻 红辣椒评论 新京报评论 红星评论 澎湃新闻评论 四川观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