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发了个公告,说明年起要限制钢铁免税进口,配额砍半、超量还得加税,明着说保护欧盟钢铁业,实际上是照着美国的路子来对付中国。
可谁都没先想到,政策还没落地,最先被砸中的竟是欧盟的昔日盟友英国,欧盟为什么宁愿牺牲盟友利益,也要跟着美国针对中国?英国又怎么会成了这场博弈里第一个受伤的?
欧盟的消息是10月7日正式公布的,可才过3天,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里就满是钢铁行业的抱怨。
英国钢铁协会有组数据,2023年英国钢铁出口总额约85亿欧元,其中66亿欧元的订单都来自欧盟,占比足足75%。
单是德国一个市场,就吞了英国27亿欧元的钢铁出口,这数字相当于英国钢铁业海外营收的三分之一,所以英国钢铁业的饭碗,几乎半条腿都踩在欧盟的地盘上。
![]()
现在欧盟突然收紧进口闸门,英国钢企一下就慌了,伦敦有家钢铁贸易公司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已经收到德国客户的问询,对方担心明年关税涨了成本增加,想提前终止长期供货合同。
而脱欧时政府承诺的自由贸易红利,现在成了泡影,脱欧前英国还能掺合欧盟内部的钢铁贸易规则制定,现在只能被动接受,连讨价还价的话语权都弱了不少。
英国政府的反应也透着没底气,首相斯塔默当时正在印度访问,被记者问到这事,只含糊说会给钢铁业强有力支持,没提一句具体办法。
后来工业大臣总算表态,说要跟欧盟谈判争取国家配额,可欧盟连自家钢铁业的问题都没理顺,哪有心思顾英国的诉求,这场还没开始的对华措施,英国先成了第一个垫背的。
![]()
其实欧盟这套钢铁政策,一看就是抄美国的作业,2018年特朗普政府打着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对全球钢铁加征关税。
那时候欧洲钢价3个月内暴涨30%,德国汽车制造商单月成本就多了2.1亿欧元,欧盟自己也是受害者。
可现在欧盟不光忘了当年的疼,还把美国的做法原封不动搬过来,只不过把矛头从全球改成了中国。
![]()
欧盟这三项核心措施的第一项是免税进口配额从每年3400万吨减到1830万吨,一下砍了47%,相当于直接掐掉一半进口额度。
还有超出配额的部分要征50%的额外关税,要是哪家企业想硬扛关税出口,成本直接涨一半。
再加上对引入熔炼和浇铸追溯要求,意思就是怕其他国家把钢材先运到第三国贴牌,再转口卖到欧盟,堵死规避关税的路子。
欧盟嘴上说这是防止全球产能过剩带来的不公平竞争,还强调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心里的小算盘其实很明显。
![]()
这些年中国钢铁业竞争力确实在涨,不光产能稳,还能靠技术升级降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但欧盟把自己钢铁业的问题甩给中国,根本是找错了原因,过去十年,欧洲制造业一直在往外迁,能源价格因为地缘冲突涨得厉害。
钢铁厂的生产成本早就比亚洲同行高了一截,就算没有中国竞争,欧洲钢铁业也难掩颓势。
欧盟现在搞关税限制,说白了不是解决问题,是做给国内产业看的政治姿态。
![]()
欧盟总说中国钢铁冲击市场,可实际上,欧洲钢铁业的困境,从根上说是自己的问题。
欧洲能源价格本来就比亚洲高一大截,单说天然气,2023年一年,欧洲天然气均价就是中国的3倍多。
而钢铁冶炼离不开天然气,光是能源成本,欧洲钢厂就比中国同行多花不少钱。
还有设备,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主力钢厂,很多设备还是2000年前后投产的,又老又低效,想更新设备得投几十亿欧元,企业舍不得,政府也没拿出足够补贴。
![]()
更矛盾的是欧盟的绿色转型政策,布鲁塞尔一方面要求钢铁业在2030年减排50%,另一方面又没给够转型支持。
反观中国钢铁业,这些年一直在做技术升级和减排改造,河北有家大型钢厂,靠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把炼钢产生的余热回收用来发电,每年能少用20%的能源。
还有的钢厂用废钢炼钢,碳排放比传统高炉低不少,成本还能往下降,这种既降成本又减排放的双重优势,是欧洲钢企短期内赶不上的。
欧盟要是真为钢铁业着想,该做的是帮企业降成本、更新设备,而不是搞关税限制。
![]()
可现在欧盟却把精力放在对付中国上,跟着美国搞贸易保护,结果不光没护住自家产业,还先坑了英国这个盟友。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只会让欧洲钢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毕竟市场规律摆在这里,就算欧盟提高关税,企业也会想办法找更便宜的供货来源,最后反而推高欧洲国内物价,让老百姓买单。
眼下这局面就是欧盟政策短视的必然结果,他们想讨好美国,跟着美国搞对华施压,却又没本事解决自己的产业矛盾,最后只能拿关税当遮羞布,却没算到会先伤了盟友。
英国的被动,更像是脱欧后处境的真实写照,脱欧时,英国以为能摆脱欧盟的束缚,搞独立的贸易政策,可现实是,它的产业早跟欧盟绑得死死的。
![]()
除了钢铁,汽车、化工这些行业也依赖欧盟市场,就像这次钢铁政策,欧盟一句话,英国就得跟着紧张,连谈判的底气都没有,之前承诺的自由贸易,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欧盟就算真把中国钢铁挡在门外,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美国当年加征钢铁关税,结果是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通胀加剧,最后不得不放宽部分限制。
欧盟要是重蹈覆辙,只会让汽车、家电等下游产业的成本增加,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
欧盟这种跟着美国走的做法,会让自己在国际竞争中丢了主动权,现在全球经济都往合作共赢的方向走。
欧盟却抱着贸易保护的老思路,一边牺牲盟友利益,一边对抗中国这样的重要贸易伙伴,最后只会把自己逼到两头不讨好的境地。
英国这次的喊疼,其实是给欧盟提了个醒,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美国,最终只会反噬自己。
产业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关税保护出来的,是靠技术升级、成本控制和政策支持。
![]()
欧盟要是真为钢铁业好,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内部问题上,别搞这些政治作秀。
英国也该看清,脱欧后的日子,不是靠幻想就能过好的,怎么跟欧盟、中国这些重要伙伴搞好合作,才是保住产业饭碗的关键。
这场还没真正铺开的针对行动,其实已经告诉了世界各国,短视的选择,从来换不来长远的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