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和茶商,做茶成本不同。
茶农敢疯狂降价,茶商不敢降价。
![]()
存贵茶,拖垮小茶企
今年春茶,茶商张老板做了20公斤昔归古树,
他原本以为:昔归好歹是临沧茶里的二当家,品质出众,加上昔归条索黑长直,柳叶条,叶片薄,背无毛,茶汤菌子香,昔归茶是最难仿冒的茶,
做货真价实的昔归古树,应该很好卖。于是,春茶有客户要5公斤昔归古树,张老板搞了几棵树,干了20公斤干茶。
![]()
然而,到了终端,货真价实的昔归古树,零零散散卖掉一点,基本卖不出去。
8000一公斤的价格,直接拒绝了大多数消费者。
要找懂茶有钱还舍得买茶的客户,谈何容易?
![]()
贵茶,很压资金
大几千一公斤的茶叶,非常压资金。
10公斤几万块,两箱茶十几万。一个山头两箱,多做几个山头,冰岛南迫白水河古树再整两箱。20多万就压在茶上了。
![]()
普洱茶圈,看惯了大牌金融茶几千万的天价,想起冰岛老寨茶王树188万的高光,让人觉得20万是小钱?
真实的茶圈是:大多数企业,都是小企业。20万,够一家企业,两到三年的房租,或一家小茶企两三个月的工资。
20万压在茶上,一时间无法变现,一家小茶企,可能就撑不下去。
![]()
收茶容易,卖茶难
春茶季,在茶山上,茶农一口一个老板,土鸡炖了一只又一只,一上头,收茶只需要拍拍脑袋。
但茶叶变成钱,很难,贵茶一旦离开茶山,一泡几百克的卖。
资金哗哗哗淌出去,滴答滴答收回来。这时才发现:春天存茶时脑子进的水,就是茶难卖时流下的泪。
![]()
茶农敢降价,茶商没勇气
茶叶实在卖不出去,就想降价。
然而,茶农敢降价,茶商没有降价的勇气。
![]()
做茶成本,差距巨大
有点名气的茶山,利益分配是:茶农吃肉,茶商喝汤。
茶叶难卖时,茶农敢降价甩卖。就像某名山的中小树春茶,前些年几千一公斤。如今,茶农缺钱,只要有量,给现钱,几百一公斤。
茶农敢动不动清仓大骨折,因为茶树是茶农的,茶农做茶,成本=采茶工的钱+鲜叶变成毛茶的加工费,连仓储费都免了,直接存在家里。
茶农卖茶,只要卖价高于采茶工的工资加炒茶的钱,就是赚。
![]()
茶商做茶,收鲜叶是最大的成本,加上鲜叶加工费,租仓库的仓储费,成本高的害怕。
同样某名山的中小树春茶,茶农的成本是两三百块一公斤,茶商的成本是2000一公斤,成本是茶农的十倍。
茶叶实在难卖的时候,茶农卖500一公斤还能赚点,茶商卖2000才保本。
茶商,怎么可能干得过有原材料的茶农。
![]()
茶,卖的是圈子
更无奈的是:就算茶商敢降价,茶叶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茶叶市场,每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茶商的客户里,老客户在春茶季已经买够茶了,买茶预算花光了,一年的茶叶也够喝了,老客户不需要更多的茶。
开发新客户?更难。茶玩的是圈子,圈子里的茶客才会相信你,出了圈子,就算是货真价实的茶,交够了学费的茶客,也不敢相信。
![]()
终究,茶叶市场增量不再,茶叶很难卖,
而茶农和茶商利益分配不均,大多数茶商已经看清了:存茶,是把自己的现金流给茶农花。卖茶难如登天,茶叶年年发芽,定制即可,何必存?
然而,还有一部分对茶很有情怀的老茶商,喜欢存茶。
结果就是张老板这样,存进来容易,卖出去难。存进仓库,库存就是库存。最终,为自己的情怀买单。
如今的山头茶,做个卖茶的店小二是明智的选择,敢存贵茶的人,都是狠人。
![]()
名山附近,存出来的高价
当前的山头茶,
茶商做古树春茶,茶农配合直播间卖中小树和秋茶。
古树春茶的市场,以临沧茶为例,冰岛等一线山头价格稳定,正气塘等二三线山头价格下降。
![]()
二三线山头古树春茶价格降,是随行就市的结果。
收茶的茶商少,茶农自己也卖不了多少茶,价格自然就掉下来了。
而顶级名山的价格依然高高在上,名山古树品质好、产量低、物以稀为贵,玩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贵。
![]()
茶商,支撑起名山附近的高价
靠近名山的山头,价格之所以还贵,既有好货价高的原因,也受茶叶交易方式的影响:
茶商做名山附近的茶,主要从茶农手里买鲜叶自己加工,鲜叶买下来,做茶成本就已经固定,茶商真金白银花出去,就算卖不动也没勇气降价。
做茶成本和茶商没勇气降价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让名山附近的价格很高高在上。
![]()
顶级名山的古树贵,是玩家的选择。二三线山头的古树春茶价格降,是市场的选择。
但名山附近的山头,价格贵,做进来卖不掉,压资金,某种程度上,是茶商爱存茶的结果。
名山附近,茶客喝不起,茶商卖不动,这条路,是爱存茶的茶商自找的。
![]()
做茶,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年轻人觉得:做茶,有多少市场,做多少茶叶,随行就市,何必存茶。
老一辈茶商,对存茶,甚至高杠杆存茶有深深的执念。
这是不同的成长经历决定的。
![]()
老一辈茶商,赶上二十年前普洱茶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红利。
数年后,又赶上山头茶红利,那段茶叶供不应求,只要有茶就不愁卖、茶叶还没晒干就被买掉的抢茶时光,让很多人在山头茶的十年红利中逆天改命。
这两段抢茶的经历,让存茶、甚至高杠杆存茶的价值观深深烙在一代人的心中。
![]()
如今的年轻一代茶商,没有经历过当年的盛况。没有经历,何来理解?反而觉得:谈恋爱都不敢拿青春赌明天,何况年年发芽的茶叶。
年轻人觉得:普洱茶的确能越陈越香,存茶,可以在现金流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存茶看后期转化,以调整工艺。杠杆存茶,无异于挖坑埋自己。
年轻人看着老一辈茶商,爱茶,爱存茶,用自己的情怀浇灌未知的梦,无法理解,只能尊重。
![]()
殊不知,时代的红利一闪而过,爱存茶的人依然固执地停留在往日的梦里,
可时间,从不曾忘记将谁带走,老一辈茶商等来了茶叶越陈越香有了转化,也等来了茶叶产能过剩,各行各业挣钱难,市场消费降级的无奈。
看着一堆好茶堆在仓库,变现的速度完全应付不了卖茶的支出,方才醒悟:
或许,高杠杆存茶的一代人,正在用他们的一生,书写茶圈刻舟求剑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