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面禁止!隐藏门把手被集体“打回原形”,车主安全比炫酷更重要?
前两天刷到一条新闻,说是‘隐藏式门把手’要被全面禁止了,这下车圈可炸锅了.说实话,这事我早有预感.最近不是一直在征求意见嘛,很多朋友、同行都在议论,结果这回直接上纲上线到国家标准了.你说这玩意儿,前几年还被吹成“科技感爆棚”的代表,现在怎么突然就成了“反人类设计”了呢?
先跟大家唠两句心里话.我身边不少朋友,买车就冲着隐藏式门把手去的.觉得外观够酷,科技感十足,尤其特斯拉、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几乎成了标配.可真遇上事儿,这东西到底是“炫技”还是“坑”?
![]()
前段时间有个读者私信我,说他家娃被门把手夹了手指.你别说,这事儿真不少见.中保研有个测试,带电子门把手的车,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开成功率才67%,而传统机械门把手能做到98%.说白了,关键时刻能不能救命,这数据就说明问题了.还有2024年光是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涨了132%!家里有娃的,真的得注意这点.
![]()
其实,隐藏式门把手为什么会火?一是视觉上流线型,二是有点“未来感”.但你要说对风阻的影响有多大?根据SAE论文,门把手能改善的风阻系数也就0.005-0.01Cd.大伙儿别被厂家洗脑,真想省电,改轮胎、优化后视镜,效果比门把手强多了.而且为了隐藏门把手,反而得加更多电机、结构,白白多了七八公斤重量,增益都抵消没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话说回来,车企为啥还要死磕隐藏式?其实我觉得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做,咱不能落后”.有点像“囚徒困境”,别人家有你家没有,买车人第一印象就觉得你“老土”.没人敢率先退出,怕被市场淘汰.这逻辑,其实也挺无奈.
![]()
现在新规来了,明确要求每个车门(不含尾门)都必须有机械释放功能.而且手部操作空间不能小于60mm×20mm×25mm.这下全隐藏式设计基本就没活路了,除非你有本事把机械装置藏得滴水不漏,还要能碰撞后手动开启.有些网友说,干脆全都召回换回机械门把手,像油车那样!我觉得短期内不现实,毕竟技术、成本都不是小数.但2027年新规一落地,市场就得集体转型.其实车企早就开始布局半隐藏、机械备份这些“折中”方案了.
![]()
说实话,我个人是支持这波改革的.再炫酷的设计,不能拿安全开玩笑.山西运城、广西贵港这些事故,电路一断,门把手失灵,救援都得砸窗.生命通道不能靠电子系统“赌运气”.有些人觉得这是技术进步的代价,可我觉得,技术本来就应该服务于安全,而不是反过来添麻烦.
不过,我也不反对创新.半隐藏式、机械备份其实是个不错的折中方案.你既能保留科技感,也能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开门.希望车企能把更多心思花在“实用+安全”上,而不是只会内卷外观.
最后,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事.未来买车选门把手,到底该怎么选?我建议,优先考虑带机械冗余的半隐藏或传统门把手.那些纯电子、无备份的,风险真不小.政策一落地,迟早都得淘汰.
说了这么多,大家怎么看?你们那边用隐藏门把手的多不多?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坑?欢迎留言一起唠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