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卫集团7月IPO成功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截至2025年上半年,富卫的新业务销售额比同期上升38%,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年增幅达34%,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
![]()
其中,香港和澳门的表现尤为突出,新业务年化保费按年增长超过一倍(103%),新业务价值按年增长91%,税后营运利润按年增长28%。
与此同时,穆迪将富卫香港的财务实力评级上调至A2,而惠誉再度授予A的财务评级,说明了国际机构对富卫香港的经营能力表示认可。
而富卫集团的另一关键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283%。
这是衡量公司财务健康的核心指标,这么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富卫集团的整体财务比较稳健,既可以给公司业务扩张提供“弹药”,也可以在风险来临时提供有利的支撑,抗风险能力较强。
除了硬实力外,富卫的软实力也在逐步增强,业内获奖无数。
比如富卫香港在《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金融机构2025”中勇夺21项大奖,连续八年成为获奖最多的保险公司。
总之,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财务实力,富卫集团自上市后都迎来了新的突破。
根据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的香港保险市场总规模934亿港币(非银),富卫集团以114亿占据了12.2%的市场份额,成为了2025年Q1总保费排名榜的第一名。
这就搞得很多人都很好奇,富卫集团这匹黑马究竟是如何杀出重围的?毕竟香港保险市场一向是友邦、保诚等百年老炮的天下。
其实,富卫集团取得今天的成绩绝非偶然。
收购荷兰国际集团和深耕东南亚市场是绝佳的战略。
ING本来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拥有成熟经验和体系,而富卫的业务、架构直接继承了ING,少走了很多弯路。
富卫集团发展迅速,通过并购的方式,十余年拿下了东南亚的多个市场,富卫也成为了泛亚洲人寿及健康保险集团之一。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富卫集团与银行的关系比较密切,这就方便了保险业务的开展。
比如2013年富卫集团进入泰国市场后,就成为了历史悠久的泰国汇商银行的独家银行合作伙伴,而富卫集团的新增业务销售额,排行泰国第一名。
2015年富卫集团又与印尼人民银行合作,以新增业务销售额计算,银行保险排名第一。
当然,这种快速扩张的方式使得富卫集团成为保险市场的新秀,但带来的后果就是烧钱,经济上有些承压。
但从长远来看,虽然初期投入成本高,但随着业务铺展,不仅可以凭借规模效应降低单位运营成本,还能通过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富卫集团的优势还在于拥有专业化的分销团队。
截至2025年6月30日,富卫拥有超过50000名代理人,可以提供全面的保险服务。根据2025年百万圆桌协会的统计,富卫在全球跨国保险公司里能排第七。
另外,富卫在数字化上面也在积极创新。以菲律宾市场为例,是首家推出小时客户服务及首批推出人工智能驱动财务策划工具的保险公司之一。
可以帮助公司控制成本,提升效率,规模化后还可以转化更多的经济效益。
因此,富卫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取得漂亮的营收是可以预见的。
目前,富卫已经提前布局了东南亚市场(泰国、菲律宾、印尼),东南亚人口高达6.78亿,一旦保险需求释放,富卫的新业务增长、利润空间仍有较大提升潜力。
作为香港保险业最懂资本运作和保险运营规律的保险公司之一,富卫持续展现的卓越绩效,为其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的信任。当本土客户和访港旅客们纷纷将真金白银投入富卫时,他们购买的,不止是让自己安心的保障,更是充满确定性的未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