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周刊】
一个真实的写作者
浦学坤
![]()
写作,不仅要用脑力,而且要用体力。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还不得不考虑个人和家庭为写作所占用的时间与承受的财力。
顾建明是一位业余写作者,1953年生,无锡鸿山店前桥人。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大队会计,当过乡通讯报道员。1994年下海经商。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记笔记、写日记,直至将写作的成品公开发表。近年,我品读了他的散文集《店前桥纪事》《店前桥村事》《爬出娘肚七十年》《二十五个半小乡绅家族》,以及在报刊和公众号发表的一些作品,给我的深刻印象,他是一个真实的写作者。
顾建明在书中真实记叙了他个人、家庭和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许多奇闻逸事,倾诉了他在生活历程中的艰辛与快乐。他以坦诚、朴素的笔调,将柴米油盐的日常娓娓道出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日本侵入中国、无锡沦陷的那段历史,顾建明在《曾祖父与祖父》一文中,叙述了他祖母被一名日本军官的坐骑马蹄踢中太阳穴而当场气绝的遭遇。他在文中写下一行字:“祖母亡于日寇,未满半百,此恨永志。”在《苏北逃难记》一文中,又记录了江北阿二的哥哥子文的回忆:他们在回去的路上,两岸的情景惨不忍睹,烧焦的断樑,残缺的尸体比比皆是;一片大松坟里,几十号人东倒西歪,近看都没了气息,据说是被毒死的;河岸边,受伤的士兵呻吟着:“行行好……打死我吧!”字里行间,都真实地渗透着日本鬼子残害中国人的血腥气。
在顾建明的作品中,许多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甚至被边缘化的人,在时代的裂变中,被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不平凡的生活状态,以及善与恶的人性交量。如在《无锡鸿声市镇钱胜颖家族》一文中,教师钱胜颖因地主家庭出身,在非常时期成了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被打成“牛鬼蛇神”。当他全家被下放到鸿声大队童南生产队,有人关照队长“要对他们全家加强监管,如果劳动挣的工分不够,不能给他们口粮。”在后来的日常中,钱胜颖一家却得到了队长和社员的关怀和照顾。作者对许多乡村人物的描写,用最真实的原始记录,以直白的语言,让读者感悟到平民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生存的艰难,那种恶的野蛮生长和善的人文关怀,都淋漓尽致地传递了一种最本源的不平凡的人生日常。
著名作家、无锡市作家协会主席黑陶说,顾建明的作品充满乡土气息,作为一种兼顾文史的独特存在,有其特殊的社会价值。
品读顾建明的作品,浓郁的无锡乡土气息,温婉、质朴的吴语方言,让无锡读者感到格外亲切、自然、真实。即使是外地读者,也会被难以捉摸的无锡方言而感染。如“粗攀谈”“开火仓”“淴冷浴”“都呒拨”“日脚”“歇搁”“火着连天打”等,都是无锡方言中的常用词。在《田野中苦乐的少男少女》一文中,作者在多处用方言表达了无锡乡村农活的情景:“打头阵的人在割稻时,整个左臂会冷得冰生结骨头”,“小孩子干活是不讲质量的,稻铺不会像大人们堆得一篫斩齐,而是像刺毛团团,到捆稻时虞盛氏骂我们偷来人身。干这种农活于正发育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撸肚肠……”“最幸运的是荣芳,他应征入伍,好似一跤跌到了青云里。”顾建明书写乡村纪事,恰到好处的运用方言俚语,让游子记住乡愁,在时代的变迁中仍能聆听到远去的乡音,无疑加深了故乡的历史文化内涵。
顾建明在作品中,还不断运用数据,真实地反映家庭和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状态和复杂心情。在《“明月”终于圆》一文中,顾建明叙述了他在1980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举行婚礼的情节。他说:“我结婚的礼金都是父母收的,所以不知亲朋的出礼情况,只记得苏州宝珍姑母出了20元,是最重的礼。我们共收到见面钱50元,一般是2元一份。共付出压岁钱16元,每份1至2元。”从这些数字中可以反映出在40年前,农民手中的每一块钱都是沉甸甸的。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演变为市场经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无锡农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鲜为人知的股市吸引了大量股民,顾建明也成了弄潮儿,成了第一代股民。他在《沉浮股海二十一载》中记述:“1993年6月,无锡发行第一只股票一一太极股份,很多人不敢买,我们一下子买600股,单价是4.10元。到10月份抛出时是7.66元,一下子就赚了2000多元钱。”顾建明尝到了甜头,在股市一发而不可收,但在炒股中却起起落落。“2010年赚17.3万元,2011年亏33万元,2012年赚3万元,2013年亏9万元,2014年运气最好,赚了30余万元。”他望着这些忽上忽下的数字感叹道:“纵观20余年的炒股经历,差不多白忙一场。”
顾建明在许多作品中诉说了他辞职经商后,感到人际关系和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匆匆下海倾家荡产》《三年凄苦生活》《艰难的讨债》等篇幅中,不仅倾诉了经商的不易,而且更多反映了农民梦想改变生活状态的追求和争斗。他在《两次受骗》中,真实地描述了被骗的过程。他在文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想那些骗子总归不会有好下场的,老天爷看着呐!”而顾建明在另一篇《做了几件缺德事》中,又坦诚地交待了自己在经商中也曾以次充好卖假烟,坑害人家。他真诚地反思自己的缺德行为,并在文中公开告示:“各位受害者在此我向你们表示真诚的道歉!假如有朝一日你们见到此文,或闻知此事,都可以向我倒翻账。”如此公开解剖自己,真实反省过失,当今社会确实少有。正如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守仁所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一个真实的写作者,一定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尽管会遇到难以言传的曲折,也一定会坚持真实地写作。正如顾建明在他的后记中写道:我决意,写到阎王爷向我发出“最后通牒”。
作者简介
浦学坤,笔名浦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联主席。196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太湖魂》《海眼》《绿叶情结》、散文集《心灵的虹桥》《老浦闲聊》等,主编文学、文史类著作30多部。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