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霜染叶红,朝来寒露缀枝轻。
当晨雾凝成草尖晶,秋风染上桂花香,寒露便到了。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蕴藏着天地间“阳气渐敛,阴气渐盛”的规则。
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时易受“秋燥”与“寒邪”侵扰,造成以下问题:
肺燥之扰:寒露后秋燥更甚,冷空气频繁刺激肺腑,就会让人出现喉咙干痒、疼痛的情况,晨起时最为明显,严重者还会导致咳嗽、气喘、鼻部问题等。
寒凝之痛:寒气就像牛毛细针,随着冷风钻入经络关节,让人腰酸腿疼,肢体冰凉。加之秋雨连绵,疼痛严重时日常生活都无法保障。
悲秋之情:自古逢秋悲寂寥,万物萧索的秋景让人情绪也低落下来,夜里常辗转难眠,白日里也是蔫精神不济,影响工作学习。
要想秋日安稳度过,这些“顺时应节”的小技巧可不能错过!
![]()
01 温润饮食护脾肺
秋燥需“润”,寒邪需“温”,故而秋季适合多吃些温润滋补的饮食,例如润肺的银耳百合羹、健脾胃的山药南瓜粥等、暖身驱湿的薏米红枣粥。
秋季应少食辛辣刺激及油炸的食物,避免加重体内燥邪。
02 驱寒保暖养气血
寒气很聪明,知道从“薄弱处”进攻,故而秋季要注意驱寒保暖。这三个部位,可得多多注意!
颈部:备上围巾,既能保暖,防止冷风灌入,还能美观,别有风格;
腹部:腹部保暖是脾胃健康一大保障,千万不要为了风度而忽视温度,酣睡时也别忘盖上被子;
足部:足为精气之根,脚暖了气血才能顺畅,睡前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脚,驱寒又助眠。
![]()
03 适度运动补阳气
秋季运动要适度,过度容易损耗阳气。
可以在阳光好的时候到公园散步,也可晨起时来上一段八段锦,补阳的同时唤醒当天精气神。
![]()
04 解忧舒心多喜乐
萧索的秋季最易勾人愁绪,不妨忙里偷闲多逛逛,看枫叶红似火,秋水绿如蓝。若情绪不佳,可约三五好友围炉煮茶谈谈心,也可听曲看书享受独处的宁静。
喜能胜悲,将坏情绪沉淀,感受生活里的温暖!
寒露是秋天的尾巴,冬日的序章,愿您身心温暖,百病不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