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斯坦的事儿像伏尔加河的水,表面看着平平静静,底下却翻着几百年的浪,1552年伊凡四世打下喀山城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地方四百多年后还能惹出麻烦,2022年秋天那场局部动员,把憋了好久的火一下子点着了,年轻人举着“这仗跟我们没关系”的牌子走上街,喊声里有俄语,也有鞑靼语,人堆里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
![]()
苏联解体那年,鞑靼斯坦议会比俄罗斯联邦早三个月宣布主权,八成以上的投票率里透着一股不肯让步的劲儿,他们没走车臣那条拿枪说话的路,而是拿文件一纸一纸地搭出缓冲,一九九四年的特殊条约准他们自己收税,总统的头衔也比别的自治共和国多撑了二十年,喀山的炼油厂和大学楼之间,东正教的教堂和清真寺的尖顶隔着街对望,这种不上不下、不紧不慢的架势,撑住了地方和中央之间的那点拉扯。
![]()
普京掌权二十年,联邦管区像铁丝网一样越收越紧,2017年特殊条款到期时,鞑靼斯坦的经济数据反倒更亮了,2025年GDP挤进全俄前十,工业区却在乌克兰无人机飞来之后拉起了警戒线,年轻人躲征兵的动静,藏在自愿合同制扩招的数字里,地方官员嘴上说与联邦同心,背地里还在抠石油出口分成那点小利。
![]()
从金帐汗国的骑兵到如今上街的人,鞑靼人一直没停过在夹缝里找活路,莫斯科清楚,这块地要的不是独立,是更多的钱和被人当人看,西方制裁一断了外资,地方经济就全靠联邦拨款撑着,所谓的自治火种,不过是在高压锅里冒的几个小泡,憋得再狠,也掀不开锅盖。
![]()
历史的吊诡在于,俄罗斯当年东扩时吞下的这片土地,如今成了看联邦还牢不牢的镜子,喀山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年轻人,有人上了前线,有人在网上转分离的帖子,更多人一声不吭地在流水线上拧螺丝,装坦克零件,这种各过各的活法,大概就是鞑靼斯坦撑了五百年的原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