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求和”动作,日本怎么犯怂了?
高市早苗原本想靠“强硬反华”拉拢右翼,结果玩脱了。
![]()
她宣称“武力介入台海”的话音刚落,中国反手就是一套组合拳:国防部警告、历史问题翻旧账、民间赴日旅行预警……
更让日本难受的是,解放军不动航母,光靠两栖舰和万吨大驱就能碾压日本海上力量。这种差距不是靠嘴硬能弥补的,日本“出云”号排水量才2.7万吨,在“四川”舰面前像个小弟。
只得说,如今这主动权是稳稳的落在中方手里。
![]()
上百名日本民众聚集在东京首相官邸前,高举“撤回发言,赶快道歉”、“高市下台”的标语。抗议者的呐喊声回荡在政界要地,这是11月15日下午日本街头的一幕景象。
同时,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已悄然启程前往中国。这位外交官此行肩负微妙使命: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引发的台风灭火。
这场外交危机的种子,早在高市早苗上任之初就已埋下。今年10月21日,高市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其鲜明的右翼保守立场令外界担忧。
![]()
11月7日,高市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公开表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并宣称日本可能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这番涉台错误言论,立刻触及了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红线。
中方反应迅速而坚决。14日凌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连用五个“严重”严正表态,指出高市言论“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面对中方要求撤回言论的压力,高市方面表现得异常强硬。她拒绝收回言论,并辩称其立场“符合日本政府一贯立场”。这种态度进一步加剧了两国间的外交摩擦。
![]()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短短几周前的10月31日,高市早苗还在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信誓旦旦地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将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
如今看来,这些承诺不过是敷衍之词。
而高市为何火速派员来华,很直接的原因,从政治根基看,高市的执政联盟本身就不稳固。高市早苗原本想靠“强硬反华”拉拢右翼,结果玩脱了。
![]()
国内压力才是压垮高市的最后一根稻草:连自民党内部都骂她“把日本往火坑里推”,在野党更直接扣上“战争贩子”的帽子。
另外民众举着“反对战争”的标语上街,背后是实打实的焦虑:中国游客不来了,商铺关门、酒店空置,谁愿意为政客的莽撞买单?金井这次来华,表面是谈“立场”,实则是求中国“给条活路”,别断人员交流,别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不过,日本派个局长来谈,诚意明显不够分量。
![]()
作为局级官员,其权限仅限于“传话磋商”,无法代表内阁做出承诺。日本外相同期表态要求中方“妥善处理关系”,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仍坚持引进核潜艇计划,显示高市内阁内部立场分裂。
会谈中,金井提出“维持人员交流”请求,侧面反映中国民间反制已戳中日方痛点。日本经济新闻调查显示,65%的日本企业担忧中日关系恶化影响供应链,丰田与索尼等巨头被迫调整对华投资计划。
然而,北京并未因东京示弱而放松节奏。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会谈中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要求日方以行动而非言辞消除负面影响。
![]()
显然中方冷处理金井的访问,意在传递明确信号:求和须有实质诚意,如高市公开收回言论或调整安保政策。当前局面类似2012年钓鱼岛危机升级的翻版,但中国筹码已非昔比。
2025年中国GDP预计达日本四倍,军费预算为其五倍,且在稀土、光伏、锂电池等战略领域占据主导。华尔街日报评论称,日本对华依赖度远超对美安全需求,高路线的强硬缺乏可持续性。
下一步,中国可能扩大琉球问题国际讨论,或在RCEP框架内调整对日贸易条件,迫使东京重回战略克制。
![]()
可以说,中方手握多重筹码。从稀土出口到供应链布局,中国在许多关键领域具有优势地位。这些牌如何打、何时打,将考验中国外交智慧。
更何况,高市派人求和,更像危机公关而非战略转变。她没撤回涉台言论,内阁高官还在炒作核潜艇,这种“说软话、干硬事”的把戏,中国见多了。
中方要的不是口头承诺,而是日本彻底切断“干预台海”的幻想。比如,能否公开承诺遵守“无核三原则”?能否在G7峰会上不再跟风炒作涉台议题?
![]()
回顾历史,高市再次抛出“存亡危机”这一敏感借口搞事,引发全世界高度警惕。回顾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亦是打着“存亡危机”的旗号悍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今天的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仍在徘徊,经济则陷入“失去的三十年”无力自拔,发展预期持续疲软。
高市早苗刚一上台,便像打了斗鸡血一样四处无能狂吠,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危险边缘反复试探,丝毫不顾日本国民和国家都将因为日本政府极其危险且错误的决策陷入灾难。
![]()
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阻止日本军国主义还魂作妖,这既是历史的正义传承,是在维护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也同样是拯救日本,免于被右翼势力带偏毁灭。
而对高市早苗来说,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亚太政策、中日经贸关系的韧性、国内政治对手的虎视眈眈,都将决定她能否坐稳首相宝座。
日本官方长官木原稔表示“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而日本民众更关心的是地铁能否准点、工资能否上涨。无论外交风波如何演变,普通人的生活终究需要回归正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