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话到底准不准?今年八月十五快到了,不少庄稼人盯着天,就怕落雨。
![]()
秋收正紧的时候,玉米刚掰下,高粱刚砍倒,一场雨全湿了。
北方的玉米堆在场院,晒不干容易发霉,去年邻村就损了三成。南方的晚稻还在田里,雨水泡久了,谷粒扑簌簌往下掉。
老人们念叨“八月十五落一沟,阴雨连绵九月秋”,这雨怕不是一场,是一串。秋种也跟着麻烦,地太湿,小麦种不下去,就算播了,根也容易烂。
更让人心慌的是,这雨还连着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说法传了几辈。
![]()
正月十五下雪倒罢了,就怕开春冷得邪乎,倒春寒冻坏刚发的苗。可这农谚到底有没有科学理儿?
气象专家说,可能和大气韵律有关。啥叫大气韵律?简单说,冷空气活动有“节奏”,五个月后可能再来一波。
就像去年八月十五阴了天,今年正月十五还真飘了雪花,邻县有记录。
但也不是年年都准,东边村去年下雨,今年正月却大晴天,没见雪。
![]()
干旱地的庄稼人倒不发愁,八月十五的雨反是“及时雨”,土润了好种麦。现代气象能看云图测气压,可老理儿里的经验,庄稼人还是记在心里。
有年八月十五没下雨,秋收顺顺当当,老农说“这才是好兆头”。也有年下雨后,大家抢收抢晒,用塑料布盖,损失倒比往年少。
农谚不是死规矩,懂天更要会应变,这是老一辈传下的真本事。
想知道今年八月十五天气咋看?点关注不迷路,咱接着唠。
得说明白,农谚是参考,具体天气还得看预报,别全信也别全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