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文/图)近日,商洛市科技特派员彭建文深入商州区金陵寺镇石灰窑村,面向当地农户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讲解红薯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法与关键技术要点,助力提升红薯产量与品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
红薯生育期较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持续且均衡的养分供应,才能实现优质高产。因此,掌握科学施肥方法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彭建文结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特点,分阶段系统介绍了红薯施肥技术:
一、育苗期及时补肥,促苗健壮
在红薯育苗阶段,及时补充养分对培育壮苗至关重要。推荐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700公斤,配合尿素5–8公斤。农家肥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尿素则可快速提供氮源,促进根系发育与叶片生长。施肥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茁壮生长。
二、生长期适时追肥,防徒长促结薯
进入旺盛生长期后,红薯对养分的需求增加,此时应适时追施壮苗肥,促进茎叶生长与块根初步形成。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追肥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建议在团棵期后、秧苗高度达25–30厘米时进行,以避免植株徒长,保障稳健生长。
三、垄边补施“夹边肥”,促块根均匀膨大
移栽后约45–50天,茎叶基本覆盖垄面,此时可施一次“夹边肥”。具体操作为沿垄侧开浅沟,深度约5–10厘米,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45–50公斤。施肥后立即浇水,促进肥料溶解并渗透至根部,之后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提高肥料利用率。
四、膨大期巧施“裂缝肥”,保障产量和品质
在块根膨大阶段,地表容易出现裂缝,此时是补充“裂缝肥”的关键时期。一般每亩施用稀释人粪水500–750公斤,沿裂缝浇施,促进薯块继续膨大。该阶段施肥应在采收前50–60天完成,确保后期养分持续供应,有效提升红薯单产与品质。施肥后仍需注意维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养分吸收。
彭建文强调,科学施肥是红薯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根据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合理施用育苗肥、壮苗肥、垄边肥与裂缝肥等,能够全面满足红薯生长营养需求,为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他建议种植户结合田块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增产增效。
据了解,此次培训内容实用、操作性强,受到农户普遍欢迎,为当地红薯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