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找到你的激情”是个糟糕的建议

0
分享至



© Grown & Flown

利维坦按:

我遇到不少在工作中频繁跳槽的人(一年两到三次,甚至更多),这不禁让我好奇,如此频繁的跳槽,到底是出于什么的考量呢?我也遇到过那种真的对于工作仅仅是作为工作来做的人——也就是说,工作对他/她而言只是一份挣钱养活自己的差事(他们似乎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爱好和兴趣)。

针对本文,无疑我是认可“兴趣养成论”的,上大学时候的我,怎么会预料到现如今的我会对脑科学和宇宙产生兴趣呢?估计你的身边也有很多“停止的人”——似乎到了一定的年龄,便丧失了很多对未知领域的兴趣,而且他们对此往往还有言之凿凿的理由。

当然,天生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和后天产生兴趣并没有绝对的划分,这需要你对于所谓“热爱/激情”有一个基本认知:热爱一定是基于某种冲动吗?激情就一定是与后天知识积累无关吗?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回忆起她最近在一个本科生研讨课上问学生们的问题: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正在等待找到自己的激情?”

“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眼神里充满了梦幻,”她告诉我。他们谈论这件事时,好像激情会像一股潮水那样席卷而来。

她问他们,是否会对自己的激情保持无限的动力?学生们郑重地点头。

“我很不想戳破你们的幻想,”她说,“但事情通常不是那样发生的。”

德韦克问学生的这个问题,是美国社会中的一个常见主题。“追随你的激情”(Follow your passion)这一短语自1990年以来,在英文书籍中的使用频率增长了9倍[1]。另一句出处不明的大学申请咨询名言——“找到你热爱的事情,那么你这辈子就不用再工作了”——也被反复引用[2]。

但据德韦克及其他人所说,这样的建议实际上在误导人们。

“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Yale-NUS College)的心理学助理教授保罗·奥基夫(Paul O’Keefe)问道,“那就意味着,如果你做的事情让你感觉像是在工作,那就说明你并不热爱它。”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学生不断从一个实验室跳到另一个实验室,试图找到一个能让她感到有“激情”的研究课题。“这种想法就是——如果我走进一个实验室时没有被情感彻底淹没,那它就不可能是我的激情或兴趣所在。”


© GIPHY

这正是他与两位合作者——德韦克以及斯坦福大学的格雷格·沃尔顿(Greg Walton)——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他们认为,也许是时候改变我们对“兴趣”的看法了。他们主张,激情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培养”的。

在即将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的论文中,这几位作者阐明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3]。其一是“兴趣固定论”(fixed theory of interests)——认为核心兴趣自出生起就已存在,只等待被发现;其二是“成长论”(growth theory)——认为兴趣是任何人都可以随着时间培养起来的东西。

为了研究这两种不同心态如何影响人们对不同主题的追求,作者们对大学生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是一个经常被建议去“寻找激情”的群体,无论是在选择专业还是职业道路时。

首先,学生们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用以将他们归类为“技术派”(意指对数学和科学感兴趣的人)或“文艺派”(意指对艺术或人文学科感兴趣的人)。他们还填写了另一份调查,用来评估他们对“人们的核心兴趣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这一观点的认同程度。接着,他们被要求阅读一篇与自己兴趣不匹配的文章——文艺派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算法未来的文章,而技术派学生则阅读一篇关于哲学家德里达的文章。

结果显示,越是认同“兴趣是固定的”这一理论的参与者,对与其“技术派”或“文艺派”身份不符的文章就越缺乏兴趣。


© Pinterest

研究者随后重复了类似的实验步骤,但这一次,他们让学生先阅读关于“兴趣固定论”或“成长论”的介绍文章。结果再次显示,那些被引导去相信兴趣在一生中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对与自己兴趣不符的文章明显不感兴趣。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那些持有“固定兴趣观”的学生,会因为某些讲座或机会与自己原先认定的“激情”不符,而选择放弃;或者他们可能忽视了其他学科与自己专业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联系。

“如果你认为激情是一个完整存在的东西,而你的任务只是去世界上把它找出来——那真是个荒谬的想法,”沃尔顿对我说,“这并不符合我或我的学生在学校中的体验。通常你去上一堂课,听一场讲座或进行一场讨论,然后你会觉得,‘这挺有意思的。’真正的持久激情,是通过投入和发展过程培养出来的。”

不认同“兴趣固定论”的另一个理由是,它会让人太容易放弃。如果一件事情变得困难,人们就很容易就认为:“那看来这根本不是我的激情所在。”在研究的其个部分中,那些认为兴趣是固定的学生,也更不可能认为追求激情会有艰难的时候。相反,他们以为这会带来“无穷的动力”。

论文作者之一德韦克此前研究过不同心态类型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发现,那些对自身智力持“成长型心态”的人往往不太害怕失败,因为他们相信聪明才智是可以培养的,而非天生的。研究作者告诉我,兴趣与能力有关联,但又有所不同:一个人可能对某事物感兴趣,但并不擅长它。奥基夫说:“我弹吉他已经25年了,但我不能说自己在过去10年里技术有多大提升。”


© WiffleGif

德韦克告诉我,“寻找你的激情”这句话曾经有过值得赞扬的历史。“在此之前,人们说的是‘找到你的天赋’,那听起来太令人望而生畏了。它暗示只有那些在某方面极其聪慧的人才能成功,‘找到你的激情’听起来更民主一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兴趣。”但这项研究表明,即便是“找到你的真正兴趣”这样的观念,也可能让人感到压力,反而阻止他们更深入地探索某个领域。

研究者还让学生分别学习关于“兴趣固定论”或“成长论”的内容,然后向他们介绍一个新的兴趣领域——天文学。首先,他们观看了一段由《卫报》(The Guardian)制作、面向大众的视频,内容是关于史蒂芬·霍金的思想。这段视频浅显易懂又有趣。随后,研究者让学生阅读一篇刊登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有关黑洞的技术性极强、难度很高的论文。尽管就在几分钟前,看完视频后他们还表示对黑洞“充满兴趣”,但那些被灌输了“兴趣固定论”的学生在阅读完困难的《科学》论文后,却表示自己对黑洞“已经不感兴趣了”。

换言之,当人们被告知自己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时候,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就会立刻放弃新的兴趣。

这项研究是一项“预注册重复实验”(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意味着研究者在实验开始前就明确写下了他们的假设与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所谓的“P值操控”(p-hacking)——一种可疑的数据处理手段,近年来使许多心理学研究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斯沃斯莫尔学院的教授K·安·伦宁格(K. Ann Renninger)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但她曾对兴趣的发展进行过研究,并表示“神经科学已经证实,兴趣是可以通过支持来培养的”。换句话说,只要有合适的帮助,大多数人几乎可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她说,在8岁之前,孩子几乎什么都愿意尝试;而在8岁到12岁之间,他们开始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不如同伴擅长某件事情,就会变得缺乏自信。那时,教育者就必须找到新的方法,让他们对某些学科保持兴趣。


© Baamboozle

虽然该研究并未考察成年人,但作者告诉我,他们的研究结果也可能适用于更年长的人群。例如,当人们家里真的有一个哭闹的婴儿时,他们对为人父母的兴趣往往会迅速上升。“你可能对癌症一无所知,但如果你母亲得了癌症,你会很快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奥基夫说。

另一项针对成年人对激情看法的研究表明,那些认为激情是“被发现”的人,往往从一开始就会选择一份与自己契合的工作。他们更重视工作的愉悦性,而不是高薪。而那些认为激情是“被培养”的人,则更看重除即时享受之外的其他目标,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适应自己的职业”,研究的作者写道。“总而言之,那些尚未在职业中找到完美契合点的人大可不必灰心——获得工作激情的途径不止一种。”

那么,如何在未来的心理学实验对象——年轻人中培养一种“兴趣成长型”思维呢?如果你是家长,当遇到新的爱好变得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奥基夫说,如果你这么做,你的孩子可能会注意到。)

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可以培养关于兴趣的成长型心态,除了要知道这种想法是合理的,而且你的激情也许仍在不远处等待着你。

“我们只是想揭开‘找到你的激情’之类的隐含含义,”沃尔顿说,“事情真的是这样运作的吗?一点点知识就是力量。”

参考文献:

[1]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146167215596988

[2]quoteinvestigator.com/2014/09/02/job-love/

[3]mindsets-and-motivation-lab.commons.yale-nus.edu.sg/wp-content/uploads/sites/39/2018/06/PSCI-15-2069-PubMed.pdf

文/Olga Khazan

译/天妇罗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7/find-your-passion-is-terrible-advice/564932/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天妇罗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现代春秋
2025-11-10 15:40:04
录音事件升级!警方通报秦雯袭警事件,又有录音曝光,有人要凉了

录音事件升级!警方通报秦雯袭警事件,又有录音曝光,有人要凉了

叨唠
2025-11-11 21:53:58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争议!全运会王曼昱4-3险胜,不和谐一幕:球迷一边倒加油至破音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1 18:00:45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中产先生
2025-11-11 12:23:39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潮鹿逐梦
2025-11-11 16:17:12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3:52:04
留给赖清德时间不多了!大陆巷战演习,繁体字一出,台媒舆论大变

留给赖清德时间不多了!大陆巷战演习,繁体字一出,台媒舆论大变

时时有聊
2025-11-11 20:55:04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平老师666
2025-11-10 23:42:34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澎湃新闻
2025-11-11 15:38:26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开柒
2025-11-11 18:30:46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2:10:54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徐明娟病逝,年仅41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徐明娟病逝,年仅41岁

澎湃新闻
2025-11-11 20:54:29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全运男篮第一合同没了!周琦600万包含夺冠奖金 最低目标为第三名

狼叔评论
2025-11-11 20:14:04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海峡导报社
2025-11-11 21:31:02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爆角追踪
2025-11-11 12:15:25
2025-11-12 04:23:00
利维坦
利维坦
末世与未来古怪纠缠的小行星
1800文章数 533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数码
教育
时尚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海盗船发布《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7》联名外设,含键盘等多款产品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