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色滋寒露
芦花荡晚风
明天(10月8日)8时41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寒 露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
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

露已寒,将为霜
自此
天气逐渐转凉
早晚温差也在变大
寒露三候

一候 | 鸿雁来宾
自白露开始,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了。到寒露前五日,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古人称之为“宾”。鸿雁匆忙,雁南飞。

二候 |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深秋天寒,鸟雀不见,海边却出现蛤蜊,寒露萧瑟,鸟雀惆怅。因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古人以为贝壳是雀鸟变的。元稹的“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说的就是寒露三候中的“雀入水为蛤”。

三候 | 菊有黄华
再五日,菊花盛开,遍野金黄。华通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花于阴,因此说菊有黄华。《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未经寒霜,不染浓烈。秋风渐冷,寒露来,菊花黄,正是赏菊时。
![]()
寒露习俗

秋钓边 醉江蟹
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虾蟹繁多,雌蟹卵满、黄膏丰腴,不妨进食几只肥蟹。
登高山 赏红叶
寒露时节,凉意催红枫叶,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当走进这一抹如霞似锦的红色,可以说如诗如画,心旷神怡。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
饮菊花酒,喝寒露茶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多饮“菊花酒”以除秋燥。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
寒露时节要这样吃
减辛增酸,润肺防燥
减辛:辛味入肺,酸味入肝。秋天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
增酸: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润肺:秋季养肺是关键,建议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防燥: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预防秋燥伤人,缓解咽干、鼻干、皮肤干等不适。
此外,寒露时节宜“吃三样”:①吃芝麻,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②吃柿子,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③吃冬枣,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皮肤弹性,保护心脑血管,促进肝脏解毒。
寒露时节要这样养
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
揉足三里:健脾胃
按揉或敲打足三里穴,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强身延年益寿,又能增强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弹指:改善怕冷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御寒能力。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100遍左右即可。
寒露时节要这样睡
早卧早起 避免熬夜
应对节后综合征,最主要的就是调整生物钟,让身体回到科学的作息规律上来。
秋三月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需注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
寒露时节要这样动
适量运动 调节情志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适合出游赏秋、登高望远。闲暇之时多接触大自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爬山等,可以放松身心,增强心肺功能。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
让我们顺应时节,科学养生
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
愿你在寒露
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美编 | 徐梦雨
编辑 | 欧阳白雪
一审 | 蒋莉
二审 | 朱宸昕
三审 | 张清
![]()
转发+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