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稍微聊聊张雪峰

0
分享至

先说个别的事,也就是广告的事,每次发个广子吧,就有读者小伙伴说,你个浓眉大眼的也接广告了?

其实已经接了六年了,有些比较明显,有些不太明显,但是从没停过,一般每个月都接,也有些时候点背,没啥正经广告商找我。老读者都知道,我要是不开打赏,那就是广子。

对于我接广子这事,有的读者很能理解,觉得这个号竟然还有点商业价值,那应该就不会断更。

对于这样的读者,我想说句谢谢你们,我就是给你们服务的。其实这些年有很多人给我推荐了各种赚钱手段,有些还是非常赚的,甚至很离谱,但我还是走现在这个路线,不太赚钱,吃相也不那么丑恶。

还有些读者觉得我接广子就堕落了,可能吧,其实我也不想接,每次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但今后还是要继续。我倒是有个班上,不靠这个号养活自己,但大家也都知道,微信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能克制地赚点也不错,将来干不动了还有点小钱花。

不解释啦,开始正文。

其实张雪峰几乎所有的观点,我几乎都能接受并理解,他那些东西,绝大部分属于成年人世界的常识。包括他很多年前推荐大家去读土木,这一点被人诟病和攻击很厉害,其实我也能理解,毕竟在当时,土木还是香饽饽。你说当时他为啥看不到土木的衰落?

其实没几个人能看到,现在当然人人好像都很懂,回到当时,大猛子出现之前,谁都不知道土木这个行业会衰落这么快。就好像你现在也看不穿过几年除了AI哪些行业会崛起,哪些行业会急剧衰退一样。

但是这事里,也隐藏了一个很深的问题,就是他现在说的那些很对的话,多年后还正确吗?或者说,现在的常识,多年后还是常识吗?

这就涉及到了咱们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型,叫“二级混沌系统”。

比如咱们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轻松算出来行星轨道,甚至做天气预报这样极其复杂的预测。这些预测,就是“一级混沌”,你的预测不影响结果。

但还有很多东西,属于“预测结果干预运行结果”,比如巴菲特说他看好某个股票,可能这种预测本身就会导致那个股票大涨。

再比如我报考大学那一年,有专家在我们省内电视频道预测某个热门专业大家都别报,以往竞争太激烈,高分生被成批刷掉。导致那年那个专业的分数很低,因为高分生主动避开了。

其实张雪峰现在做的事,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一个“二级混动”的系统做预测。社会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一般不会受某个人的影响。但是张雪峰这种现象级的大V,他的预测本身也会改变行业的供需结构。

比如前些年他认为警校是普通家庭孩子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这话当然没错,事实上当时岂止是没错,简直是神仙手笔。警察待遇是很不错的,以前的门槛并不高。再看看现在,很多警校录取分数堪比985。我在短视频平台还看到过小孩说他根本不想当警察,考了很高分数被父母给送警校了。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张雪峰把警校的分数给拉上去了,其实就算没有他,这种信息差慢慢也会被抹平,某种意义上讲,他加剧了共识的形成速度。

也就是说,他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平权者”和“共识加速器”。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他的价值是巨大的。但当信息差被抹平,所有人都涌向同一个“正确”选择时,这个选择本身就变成了“内卷”的红海。他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他推荐模式的失效。

这两天有文章说他提倡功利主义。这个说法又有三层理解。

第一层,他当然是功利主义,他确实一直在劝学子们去某些发展很不错的专业,别碰就业差的,导致很多就业差的“天坑”专业这两年都招不满。热门专业又被挤爆了,可能几年后就业也麻烦。

第二层,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去这些就业好的,难道去就业差的?十几年寒窗苦读找不到工作就是对的?

这种功利主义选择,其实是普通家庭在现实重压下的一种“风险厌恶”策略。它追求的不是在未来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是在未来避免损失最大化(即毕业即失业)。

但这个问题还有第三层。

我这两天反应过来一件事,就是很多父母和老师们,都严重忽略了社会的“随机性”。

也就是上大学的时候,你们觉得你们选的是对的,但毕业的时候还是对的吗?

不一定吧,最明显的就是计算机这几年发生的事,极短的时间已经彻底过饱和了,或者说“土木化”了。其实计算机真正的寒冬还没来,大规模扩招的孩子还在大学里,还得一两年才到市场上。

此外还有个问题,如果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看似按部就班很稳妥,可能将来的结果却很不好。

这个比较抽象,咱们再说个别的东西辅助解释:

自然界有俩策略。

R-策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但每个后代获得的投资和照顾都很少。依靠庞大的数量和遗传变异来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和高死亡率的环境(如动荡的环境、有很多天敌)。总有一个能活下来传播基因。

还有个K-策略,在稳定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后代数量,但每个后代都会获得大量的亲代投资和保护(如喂食、教导、防御)。确保少数后代的高质量和高存活率,让它们能在拥挤的生态位中成功竞争。

很明显,人类繁衍用的是“K-策略”,报考大学这种事,本身也是K策略。

但是工作这些年,我却发现一个问题,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个跨度上的竞争,起效最多的,往往是R-策略。也就是你深谋远虑各种筹划,可能最后并没有帮到你什么大忙。

但是你各种瞎折腾的东西,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在长时段上可能对你的帮助超级大。

这个说法可能大家不是太赞同,但是你们去问问那些成事的人,几乎都会同意,因为他们成事的那个方向,往往不是他们当初的核心选择,基本都是当时没想到的。

回到报专业问题,也是这样,你现在深谋远虑,各种折腾,可能几年后行业崩了,或者更大概率的,你孩子根本不想去你给他选的那个专业。

比如我当时读大学的时候,计算机还没起来,分数并不高,很多人是报土木被刷下来的。

等我毕业了,计算机开始大爆发,那些人就占便宜了。

更深的一个问题,当初读计算机的那些人太幸运了,都应该吃到计算机的红利了吧?

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当初那些报了计算机的人,尽管混了四年,但对这个行业并不开窍,也没激情,根本干不进去,几年后就改行了,能在一个行业里坚持十几年的反而非常少。大家都知道人可以选择行业,不知道行业也选择人。

说到这里,可能小伙伴们被我给绕晕了,博主你好像既同意报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又觉得这种导向靠不住?

是的,确实靠不住。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非常牛逼,能报热门专业,那就去上,不管将来咋样,现在肯定是低风险操作,暂时占着优势和便宜了。

但将来能不能乐得起来就不一定了。

毕竟听过那个“清北定律”吧,清北生去哪个行业,哪个行业走下坡路。很简单的道理,他们能选当时最热门的行业。但最热门的行业,往往就是发展到头,利好出尽要利空的行业。

如果你根本不行,需要在一堆垃圾里选颗玉米粒,怎么都觉得不好选,那就回到本心来,follow your heart,觉得哪个顺眼就报哪个。

一方面你将来大概率得改行,毕竟现实里80%以上的人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啥关系。

另一方面,说不定现在不行的专业,你毕业的时候,又行了。或者行业一直也没行,但是你自己行。大家慢慢就会发现,人生的随机性会比咱们想象大得多。

其实大家都有感受,很多奇形行业里,都有神人,尤其有了互联网,普通人发家的概率又上升一个数量级。

可以这么理解。一个行业再好,你不喜欢、不擅长,也吃不到红利;一个行业再差,你极其热爱且有能力,也可能闯出一片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张雪峰的建议?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建议是送给普通人一份用来信息平权的“地图”,清晰地标出了当下最安全、最主流的路径。

但这幅地图的有效期很短,扩散极快,且拿着地图的人越多,这条路就会越拥堵甚至崩塌。恰好大学又是个最短四年的“延迟出结果的项目”,谁也不知道自己毕业的时候,这条路崩了没。

所以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在于死死攥紧这张地图,而在于:

理解地图的局限性,(二级混沌系统),知道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现在的最佳策略,可能五年后回过头来看烂到了极点。现在的差劲选择,可能十年后真心感激自己当时那么勇敢。

保持终身学习与转向的能力,准备好无论手里是什么牌,都能打下去。这属于核心能力。

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热情,在自己可能擅长的领域里分散下注(R策略)。

而且大家要意识到一个清晰的趋势,大学正在逐步和就业脱钩,这一点是趋势,也是必然。很多人在批判大学不教技术,这个很搞笑,大学本身就是学术教育,教技术那是技校的事。

大学的任务,不再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而是为了让你的头脑受过训练,有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这些才是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核心资本。无论专业冷热,能获得这些东西,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你要是对它有其他期待,那就别去读了。我有很多广东读者,他们就觉得小孩读大学浪费时间,四年一直在玩,不如提前去学做生意,做生意也是大学。

至于工作,一个人一辈子可能要从事很多种工作,最重要的,那就是个人的热情和热爱到底在哪,这可能是成功和幸福唯一的答案。毕竟你几乎不可能在你讨厌的地方成功,也不可能在你讨厌的地方获取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铜牌出炉!广东3:0获胜,林高远登上领奖台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铜牌出炉!广东3:0获胜,林高远登上领奖台

国乒二三事
2025-11-20 11:58:29
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刚投弃权票,耿爽直接算总账,美国看着办吧

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刚投弃权票,耿爽直接算总账,美国看着办吧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9 15:33:04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阿纂看事
2025-11-19 09:07:36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收官:4人满分,3人爆冷,2人遗憾,1人昙花一现

全运会乒乓球比赛收官:4人满分,3人爆冷,2人遗憾,1人昙花一现

浪子阿邴聊体育
2025-11-19 09:17:56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时时有聊
2025-11-19 17:14:03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台湾名师区桂芝大声质问和痛斥国民党“反共”、丧失“中国”党魂

文史旺旺旺
2025-11-18 19:36:13
冬天,抓紧吃这“皇帝菜”,一安神,二消痰,三护肝,鲜嫩当季

冬天,抓紧吃这“皇帝菜”,一安神,二消痰,三护肝,鲜嫩当季

阿龙美食记
2025-11-19 21:29:48
司令员政委都牺牲!吕正操:此战后,中央取消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

司令员政委都牺牲!吕正操:此战后,中央取消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

历史龙元阁
2025-11-19 15:15:03
比周琦更争气!杨瀚森爆砍全能数据,打破周琦NBA生涯得分纪录!

比周琦更争气!杨瀚森爆砍全能数据,打破周琦NBA生涯得分纪录!

田先生篮球
2025-11-19 15:50:30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沙俄最想割,但是却一直没割走的一块土地,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凡人侃史
2025-11-15 23:13:23
突发!日媒:高市会见金井并听取了协商报告,留给高市时间不多了

突发!日媒:高市会见金井并听取了协商报告,留给高市时间不多了

阿策聊实事
2025-11-20 06:28:05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访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踏上回国专机的泰国国王,笑容压都压不下

访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踏上回国专机的泰国国王,笑容压都压不下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20:55:03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念洲
2025-11-20 10:28:19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No!完了,浓眉哥完了!独行侠听取交易报价

No!完了,浓眉哥完了!独行侠听取交易报价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20 15:08:34
开拓者被公牛绝杀!验出头号软肋:投篮12中1!占杨瀚森出场时间

开拓者被公牛绝杀!验出头号软肋:投篮12中1!占杨瀚森出场时间

球场没跑道
2025-11-20 13:51:09
2025-11-20 16:36:49
商业模式桑博士 incentive-icons
商业模式桑博士
和君咨询桑博士
5749文章数 1219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试试用几种方法给两岁多的孩子喂药,有多不容易!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数码要闻

苹果2026年五大新品前瞻 折叠iPhone、智能眼镜齐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