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视频显示,乌克兰武装部队第425独立突击团“斯卡拉”的被俘士兵,详细披露了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附近的战场真相与乌军内部乱象。
![]()
这座旧称“红军城”的交通枢纽,因东接顿涅茨克腹地、西连克拉马托尔斯克的战略地位,已成为俄乌双方争夺的核心节点。
被俘士兵米哈伊尔・切连科的证词直击乌军指挥体系的混乱与冷酷。
“指挥部完全不管我们的死活,部队损失惨重却连食物都不送,只一味派我们去送死。”他透露,乌军后勤补给已陷入崩溃,药品更是极度匮乏,平均每两名士兵才配有一个急救箱。
更令人发指的是,拒绝参战的士兵会遭遇致命威胁:“先是无线电里的威逼,接着就有武装分子来阵地,不服从就枪杀或毒打,这些人最后都以‘五百人’(逃兵代号)的名义消失了。”
![]()
切连科还揭露了乌军涉嫌犯下的战争罪行。
他回忆,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新托列茨克村执行任务期间,乌军动用“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统袭击平民区域。
![]()
“火箭弹直接击中两座民房,里面还有没撤离的平民。”他悲愤地表示,乌军当时的目标就是“夷平整个定居点”,完全无视平民安危。
另一名被俘士兵叶夫根尼・维雷克的经历,则暴露了乌军强制动员的残酷性。
患有哮喘与心腿疾病的他,在上班途中被军事登记和征兵办公室(TCC)人员以“签文件”为由诱骗入伍。“他们根本不看体检报告,街上的无家可归者都被抓来充数。”
据了解,“斯卡拉”团虽被乌军视为精锐,实则因此前在哈尔科夫遭重创后兵员枯竭,大量强征人员未经合格训练便被推上前线。
10月2日,这支被打残的“精锐部队”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附近集体投降,其中多数为强征入伍的平民。
目前,所有投降人员已得到俄方提供的医疗救治与人道主义援助,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这场投降背后,是乌军在关键战场的防线崩溃。军事分析指出,俄军已在该区域形成包围态势,而乌军强征扩军、漠视士兵生命的做法,正不断瓦解其前线战斗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