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周硝烟弥漫的激烈鏖战,乌克兰军队于11月中旬正式证实,其部署在扎波罗热州诺沃瓦西利夫斯克村的作战部队已完成战略撤离,转移至预设的防御更为稳固的纵深阵地。
据战场分析人士指出,该村庄地处扎波罗热州北部交通节点,周边多为开阔农田,缺乏天然掩体,在俄军持续的炮火覆盖下,乌军防御压力与日俱增。
此次撤离并非溃败,而是在战场态势发生变化后的主动战术调整,核心目标是避免有生力量过度消耗,为后续防御作战保留骨干力量。
![]()
据俄罗斯《真理报》11月15日援引前线记者发回的报道,当前扎波罗热州东南部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南部的战场区域,俄军的进攻强度并未因冬季临近而降低。
俄军炮兵部队凭借无人机侦察获取的精准坐标,持续对乌军阵地发起密集炮火打击,装甲集群则在步兵协同下,不断向乌军防御薄弱环节发起冲击,试图撕开敌方防线并建立纵深控制区。
当地气象数据显示,该区域近期夜间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泥泞的战场环境给双方的装备机动和后勤补给都带来了不小挑战。
针对撤离行动,乌克兰南部国防军在官方声明中明确表示:“为有效重组前线战斗队形、重新规划后方交通补给线,最大限度保障乌克兰军人的生命安全,我方部队已奉命从新瓦西利夫斯克定居点有序撤离,转至预先构筑的、配备完善工事与火力点的更坚固防线部署。”
声明中还提及,撤离过程中乌军工兵部队对部分交通要道实施了爆破作业,以迟滞俄军的追击速度。
就在乌军通报撤离的同一天,俄罗斯国防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战报称,俄军西部军区某合成旅经过三天的猛烈攻势,在突破乌军两道外围防御阵地后,已成功控制扎波罗热州的亚布洛科沃地区。
战报显示,此次作战中俄军投入了T-90M主战坦克及“风暴-S”多管火箭炮系统,有效摧毁了乌军的防御工事和装甲目标,自身则通过精准打击战术控制了伤亡规模。
时间线回溯至11月12日,乌克兰南部自卫队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通报,其所属的一支国土防御部队已从扎波罗热州里夫诺皮利亚村撤出。
专注于战场态势分析的军事博客“深层国家”(DeepState)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俄军在完全占领里夫诺皮利亚村后,已迅速调集兵力,从北部方向向扎波罗热州重要交通枢纽胡利亚伊波列市展开推进,目前双方前锋部队已在该市外围发生零星交火。
11月15日当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例行战报中发布的战场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俄乌双方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多个战场方向共发生265起冲突事件。
其中顿涅茨克州北部的波克罗夫斯克前线战况最为胶着,该区域因靠近乌军后勤补给线,成为俄军重点打击目标,单日记录到107起袭击事件,双方围绕部分高地的控制权展开反复争夺。
同日,俄军对乌克兰多个地区发动大规模远程精确打击,出动3枚Kh-47M2“匕首”空射弹道导弹及135架“天竺葵-2”型自杀式无人机,打击目标涵盖军事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及交通枢纽。
乌军防空司令部随后发布的拦截数据显示,此次袭击中,乌军通过“爱国者”防空系统及“山毛榉”防空导弹协同作战,成功拦截或干扰2枚导弹与91架无人机。
但仍有1枚导弹及41架无人机突破防御,击中乌克兰哈尔科夫、第聂伯罗等城市的多个目标,部分区域出现短暂停电。
截至目前,俄罗斯军方尚未对乌克兰方面发布的相关战场信息作出公开回应。
随着冬季战场环境愈发恶劣,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双方可能会围绕关键交通线和能源设施展开更激烈的争夺,战场态势或将进入阶段性僵持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